[发明专利]用纳米材料石墨烯加热的电饭煲加热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6444.7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9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何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晶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杭州兴知捷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38 | 代理人: | 王雪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材料 石墨 加热 电饭煲 方式 | ||
1.一种用纳米材料石墨烯加热的电饭煲加热方式,其特征在于:强电部分的火线与零线通过铜导线传递电能,在电饭煲塑料外壳打孔处通过,在接近电饭煲的焊接点后分为多股,其中火线分成的多股连接到上部的多个焊锡点后,零线分成的多股连接到下部的多个焊锡点上,反之也可以,焊锡点是焊接在有导电与焊接能力的纳米银构成的两个同心环上,两个环都融入石墨烯层,两环镀层的厚度一致,面积一致,以上的多个焊锡点均匀的分布在上、下两个环内,并且一一对应,强电部分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差通过上部的焊锡点与下部的焊锡点之后,就会在两者之间形成电势差,石墨烯层为导体,有阻性特征,电流流过后就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了,产生的热能通过电饭煲外锅的绝缘层、电饭煲外锅、电饭煲内锅一直传递到食材,石墨烯层是均匀的镀在电饭煲外锅的外壁绝缘层上,加热的效果比较均匀,石墨烯层通电后会额外产生远红外线波,远红外线波产生的热量能穿过锅体直达食材内部,有直接加热食材的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纳米材料石墨烯加热的电饭煲加热方式,其特征在于:强电部分采用220V的交流电或者120V的交流电两种不同制式的市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纳米材料石墨烯加热的电饭煲加热方式,其特征在于:焊锡点采用焊锡材料组成,分为上部的多个焊锡点与下部的多个焊锡点,均匀的分布在两个焊接环层上,作用是连接强电部分的火线与零线两端的,如果上部多个焊锡点通过铜导线合并为一股后接火线,下部多个焊锡点将通过铜导线合并为一股后接零线,反之也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纳米材料石墨烯加热的电饭煲加热方式,其特征在于:上部的焊锡点与下部的焊锡点位置上一一对应,保证电流通过石墨烯层的时候阻值尽量一样,以便保证不会出现发热不均匀的现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纳米材料石墨烯加热的电饭煲加热方式,其特征在于:焊接环层是在石墨烯层的上部与下部两个位置的表面镀上两个同心的环状层,由纳米银类的能导电并能焊接良好的材料组成,其一面融入石墨烯层,以保证跟加热材料石墨烯接触良好,防止通电后打火拉弧,另一面为裸漏面,应在表面增加多个焊锡点,以便焊接通电铜线,防止纳米银后期氧化不好焊接,镀层厚度要求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纳米材料石墨烯加热的电饭煲加热方式,其特征在于:两个环状层的上部与下部的直径不同,但是要保证面积一样,下部的环状层的宽度要比上部环状层的宽一些;多个焊接点均匀的在环状层上分布,还得保证上部分环与下部分环上的焊接点能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纳米材料石墨烯加热的电饭煲加热方式,其特征在于:石墨烯层作为加热层,通过上部焊接环层与下部焊接环层焊接强电的火线与零线后,石墨烯层形成并联的多个阻性负载效果,当火线与零线在阻性负载之间形成电势差后,将有电流通过,按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的公式,电能将转化为热能,从而产生热量,此产生的热量将通过电饭煲外锅的外壁上的绝缘层、电饭煲的外锅、一直传到电饭煲内锅给食材加热,而且石墨烯层的一面是均匀的覆盖在电饭煲的外锅外壁的绝缘层上,产生的热量也是均匀的传递到内锅中的食材上,还会额外产生远红外线的加成,远红外线波产生的热量能穿过锅体直达食材内部,有直接加热的效果,它的另一面被电饭煲的塑料外壳包裹,塑料外壳为绝缘体,起到隔离保护作用,防止人体触电,另外,鉴于石墨烯层无法焊接能通电的铜导线,在石墨烯加热层的上部分与下部分两个位置的表面各自镀上一层能焊接导线用的纳米银材料的环状镀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纳米材料石墨烯加热的电饭煲加热方式,其特征在于:电饭煲外锅的外壁上的绝缘层,其为耐高温的绝缘材料的镀层,选用铁氟龙或者漆包线的耐高温漆类,其一面覆盖电饭煲外锅的外壁的金属层,另一面被纳米材料石墨烯层覆盖,作用是隔离电饭煲外锅与石墨烯加热层两者,防止电饭煲的外锅导电后接触到人体,导致人体触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晶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晶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64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