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功能原位氮掺杂海藻炭的循环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6429.2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0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爽;程晓雪;王志凡;魏慢曼;凌祺凡;蒋鼎;杨旭萍;曹斌;袁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B01J27/28;B01J31/02;C02F1/28;C10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原位 掺杂 海藻 循环 利用 方法 | ||
1.一种双功能原位氮掺杂海藻炭的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制备海藻半焦:将海藻研磨筛分得到海藻藻粉,将海藻藻粉在400~600℃下热解炭化得到海藻半焦,即原位氮掺杂海藻炭;
步骤S2、NaOH改性海藻半焦为海藻炭基吸附剂:将所述步骤S1得到的原位氮掺杂海藻炭与氢氧化钠按照比例混合搅拌充分活化后干燥,在800~1100℃下热解得到活化后的改性炭,再将改性炭酸洗后水洗为中性,干燥后即得海藻炭基吸附剂;
步骤S3、循环吸附水体污染物:在一定工况下应用所述步骤S2得到的海藻炭基吸附剂吸附水体污染物,回收循环吸附多次后吸附效能降低到预设值的海藻炭基吸附剂复合炭样用作复合催化剂;
步骤S4、海藻快速催化热解:把复合催化剂与海藻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在400~600℃下催化热解海藻制备生物油和生物炭;
步骤S5、将步骤S4得到的生物炭重复步骤S2得到新生海藻炭基吸附剂,再继续重复步骤S3和步骤S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原位氮掺杂海藻炭的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将海藻藻粉在500℃下热解炭化得到海藻半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原位氮掺杂海藻炭的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原位氮掺杂海藻炭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0.25~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原位氮掺杂海藻炭的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800℃下热解得到活化后的改性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原位氮掺杂海藻炭的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水体污染物为工业废水中的各类污染物,每100ml、初始浓度为100mg/L的污染物溶液,加入海藻炭基吸附剂的用量为0.1~0.4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原位氮掺杂海藻炭的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污染物的初始pH为1~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原位氮掺杂海藻炭的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污染物的初始浓度为50~500mg/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原位氮掺杂海藻炭的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海藻炭基吸附剂循环利用6-8次,待吸附效能降低为初始的80%,将海藻炭基吸附剂复合炭样用作复合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原位氮掺杂海藻炭的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复合催化剂与海藻的质量比为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原位氮掺杂海藻炭的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催化热解温度为5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64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