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杆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5710.4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4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沈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兴邦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68 | 分类号: | B28B21/68;B28B21/60;B28C5/40;C04B28/04;C04B111/5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21515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性能 混凝土 薄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杆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为:对钢筋笼进行张拉,并置于管模中;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将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于管模中;通过离心方式对设置有钢筋笼、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管模成型,得到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杆件。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制得的薄壁杆件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较高的抗拉与抗压强度,同时具备耐冲击、高耐久性的特性,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杆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壁杆件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建筑和工程结构中,在使用中由于不同的连接方式和人为安装时的误差,薄壁杆件的受力存在不同程度载荷,致使对薄壁杆件的性能要求高。现有的薄壁杆件无法承受这么大的受力,容易被破坏,使用周期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杆件的制备方法,物理性能优秀,杆身轻质高强,良好的耐久性,方便运输,经济效益显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杆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为:(1)对钢筋笼进行张拉,并置于管模中;(2)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3)将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于步骤(1)得到的管模中;(4)通过离心方式对设置有钢筋笼、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管模成型,得到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杆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的组分有:以质量份计,水泥 100份、快硬水泥 7-10份、重钙粉 6-10份、硅灰 18-25份、矿粉 10-15份、石英砂 150-170份、减水剂 7-9份、水 18-22份、钢纤维 16-20份、玄武岩纤维 1.5-4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为:将石英砂与水泥、硅灰、矿粉、重钙粉、快硬水泥搅拌,得到混合物料;向混合物料中加入水和减水剂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玄武岩纤维、钢纤维搅拌,得到超高性能混凝土。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石英砂包括0-10目石英砂、10-20目石英砂、20-40目石英砂和40-80目石英砂,所述0-10目石英砂、所述10-20目石英砂、所述20-40目石英砂和所述40-80目石英砂的质量比为1:0.5-1:0.8-1.5:0.5-1。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所述矿粉为s95级;所述硅灰的比表面积为10000-14000m2/kg、二氧化硅含量大于9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钢纤维直径为6-8mm;所述玄武岩纤维为直径0.5-1mm、长度10-12mm的纤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3)在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过程中,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先布料在所述管模的中间,再布料在所述管模的两端,重复中间和两端的布料。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4)中所述离心方式包括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所述第一阶段的转速为350-380r/min,持续时间为1-3min;所述第二阶段的转速为750r/min,持续时间为1.5min-2min;所述第三阶段的转速为1000 r/min,持续时间为7-10min;所述第四阶段的转速为1150 r/min,持续时间为1-3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薄壁杆件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薄壁杆件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较高的抗拉与抗压强度,同时具备耐冲击、高耐久性的特性,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兴邦化学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兴邦化学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5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