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测定血液中多种多环芳烃的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4912.7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3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于云江;董小艳;李良忠;方建龙;阮鸿洁;王琼;马瑞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4;G01N30/7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孙明科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测定 血液 多种 芳烃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同步测定血液中多种多环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 样品采集
用装有抗凝剂的采血管采集新鲜血液后充分摇匀,取不少于500ul于聚四氟离心试管中,制得血样样品;
S2.超声提取和冷冻离心
S2.1按血样样品:溶剂体积比设定的比例,向样品中加入正己烷,充分振摇后,冰浴下超声提取;
S2.2将提取液放于冰箱中至基质层冷冻到-18℃--20℃,再放于离心机上离心,分离出上清液,得到第一次提取液;
S2.3 将S2.2的上清液移至新试管中,再向血样中加入3.0mL正己烷,重复上述S2.2的离心操作,将上清液取出、得到第二次提取液,与第一次提取液合并;
S3.SPE萃取
S3.1 SPE活化
依次用甲醇和超纯水活化SPE小柱,保持小柱湿润;
S3.2 上样
将合并后的正己烷萃取液缓缓倒入SPE小柱上,并确保萃取液中组分与SPE小柱充分键合;待萃取液流净后,增加压力,继续抽提;
S3.3 洗脱
用V/V=1:1的正己烷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洗脱SPE小柱,收集洗脱液;
S4. 浓缩、复溶
将洗脱液氮吹至干燥,再用100ul溶剂复溶,制得浓缩液:其中,气相色谱用含内标的正己烷作为溶剂复溶,液相色谱用乙腈作为溶剂复溶;
S5. 上机
将浓缩液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检测结果,计算得到样品中多种多环芳烃的各具体成分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测定血液中多种多环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中的样品采集步骤,采集新鲜血液的对象为小型试验动物或人体;其采集量不少于500u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测定血液中多种多环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2超声提取和冷冻离心的步骤,具体为:
S2.1按血样样品:溶剂体积比=1:6的比例,向样品中加入正己烷,充分振摇后,冰浴下超声提取40min;
S2.2将提取液放于冰箱中至基质层冷冻到-18℃--20℃,再放于离心机上4500rpm离心10min,分离出上清液,得到第一次提取液;
S2.3 将S2.2的上清液移至新试管中,再向血样中加入3.0mL正己烷,重复上述S2.2的离心操作,将上清液取出、得到第二次提取液,与第一次提取液合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测定血液中多种多环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3.SPE萃取的步骤,具体为:
S3.1 SPE活化
依次用1.0ml甲醇和1.0ml超纯水活化SPE小柱,保持小柱湿润;
S3.2 上样
将合并后的正己烷萃取液缓缓倒入SPE小柱上,为确保萃取液中组分与SPE小柱充分键合,控制压力开关和限流阀,使流速保持在2ml/min;待萃取液流净后,增加压力,继续抽提2min;
S3.3 洗脱
用V/V=1:1正己烷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6.0mL,洗脱SPE小柱,收集洗脱液。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同步测定血液中多种多环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1还包括如下步骤:
S1.1 预先选定的同步测定的血液中多种多环芳烃成分为18种,其分别为:1:萘;2 :苊烯;3 :苊;4 :芴;5 :菲;6 :蒽;7 :芘;8 :荧蒽;9 :䓛;10 :苯并[a]蒽;11 :苯并[j]荧蒽;12 :苯并[b]荧蒽;13 :苯并[k]荧蒽;14 :苯并[a]芘;15 :苯并[e]芘;16 :二苯并[a,h]蒽;17 :茚并[1,2,3-cd]芘;18 :苯并[g,h,i]苝;
S1.2 根据预先选定的多环芳烃成分,向血样样品中加入萘-d8,苊-d10,菲-d10,䓛-d12,苝-d12,5种内标储备液200mg/L或以上浓度,持证标准溶液;色谱纯正的己烷、二氯甲烷;对所述的步骤S2-S5进行全程序质控,使得到5种氘代内标的回收率处于72%-11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49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