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棉丝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4611.4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华;郑文文;陈满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惠丰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1/02 | 分类号: | D02G1/02;D02G3/04;D02J1/22;D02J13/00;D01F1/10;D01F6/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丝 生产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纺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仿棉丝的生产方法。本申请的仿棉丝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消光POY丝、消光FDY丝复合,然后进行变形处理、假捻处理得到假捻丝;所述消光POY丝为消光涤纶POY丝,所述消光FDY丝为消光涤纶FDY丝;变形处理时的拉伸倍率为1.3‑1.5;2)将步骤1)制得的假捻丝经过热定型处理,得到定型处理丝;3)将步骤2)制得的定型处理丝经过上油、卷绕得到仿棉丝。本申请的仿棉丝的生产方法采用已经制备好的POY丝和FDY丝,直接在复合后进行变形处理,使用的POY丝和FDY丝相对稳定,复合时变形更加均匀,生成的复合丝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纺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仿棉丝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POY丝和FDY丝的复合纤维具有异收缩性,能够使织物具有悬垂性、绒感等特点,制出的面料柔软富有弹性,不易起皱,布面饱满,可以用来制高档服装。目前,POY丝和FDY丝的复合纤维生产时,大多采用直接喷丝得到的POY丝和FDY丝进行复合。
申请公布号为CN188815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聚酯熔体POY、FDY复合丝纺丝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喷丝:将POY和FDY聚酯熔体分别熔融到POY和FDY喷丝板上,从喷丝板上经POY和FDY丝道分别同时拉出POY丝和FDY丝;其中POY丝喷丝板上的喷丝位和FDY丝喷丝板上的喷丝位一一对应。初始温度为270-310℃。b、并丝:将步骤a拉出的POY丝和FDY丝分别经过上油架和油剂均分器进行上油和油剂均分处理后直接合并,经两道延伸辊和两道网络器并丝,网络器设置在延伸辊和延伸辊及延伸辊和卷绕机之间;延伸辊上连接有分离辊。c、挂丝:将经步骤b并丝后的复合丝经导丝器后同时挂丝,经卷绕机卷绕成POY、FDY复合产品。
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这种纺丝方法采用的POY和FDY均为现场纺丝得到并直接并丝,复合纤维的稳定性较差,沸水收缩率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复合纤维的沸水收缩率,本申请提供一种仿棉丝的生产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仿棉丝的生产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仿棉丝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消光POY丝、消光FDY丝复合,然后进行变形处理、假捻处理得到假捻丝;所述消光POY丝为消光涤纶POY丝,所述消光FDY丝为消光涤纶FDY丝;变形处理时的拉伸倍率为1.3-1.5;
2)将步骤1)制得的假捻丝经过热定型处理,得到定型处理丝;
3)将步骤2)制得的定型处理丝经过上油、卷绕,得到仿棉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OY丝和FDY丝为已经制备完成的POY丝和FDY丝,原料丝的性能比较稳定,在复合拉伸时,变形更加稳定、均匀,沸水收缩率更低。直接在复合后进行变形处理(拉伸等),该变形处理为同步拉伸,POY丝和FDY丝的拉伸程度的一致性更容易控制,然后同时进行假捻,在假捻过程中同一捻向位置处的两种丝的变形程度接近,便于POY丝和FDY丝紧密地缠结在一起,进而大幅度提高了复合丝的稳定性,两种丝的收缩率的差更小,沸水收缩率也更低。变形拉伸时的拉伸倍率设置为1.3-1.5,拉伸倍率较低,能够避免高拉伸倍率导致的POY/FDY复合丝的异收缩性的增加。
优选的,所述变形处理时的温度为140-18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降低两种丝在较高温度下出现黏连、并丝的几率。由于POY在拉伸过程中变形拉伸时由大分子折叠链向伸直链转变,较高的温度虽然有利于纤维的拉伸变形,但是高温会导致纤维接近于材料的熔点,进而导致两种丝之间出现黏连和并丝,导致假捻时复合丝上的网络点不均匀,本申请采用了较低的温度,大幅度减少了黏连和并丝的出现,而且本申请限定的拉伸倍率较低,与较低的拉伸温度也更适应。
优选的,所述热定型处理时的温度为13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惠丰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惠丰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46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