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线廊布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4248.6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2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刚;程杰章;杨乐;郭永杰;杨明昊;刘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庆川东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宁斌斌 |
地址: | 10001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线 布线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线廊布线装置,包括: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顶板、底板、上导电板及下导电板,顶板及底板之间设置有两组滑轮组,一组固定安装在顶板上,另一组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滑轮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同步传动连接有驱动装置,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板及底板上;螺纹筒,螺纹筒与线缆的端部固定连接;牵引头,牵引头包括套筒、横杆、导电杆及两个导电头,套筒与螺纹筒螺纹连接,横杆固定连接在套筒上,导电杆与横杆固定连接,导电头分别固定安装在导电杆的两端,两个导电头分别抵在上导电板及下导电板上,将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连接成回路,产生了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工作人员的舒适性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输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线廊布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下线廊里布置电力线缆或更换线缆时,通常的做法是工作人员拿着牵引线从线廊的一边穿过线廊到达另一边,然后拉动牵引线将电力线缆架设在线廊内,操作人员在拉动较粗线缆需要多根串联的牵引线,合多人之力才拉动线缆,操作复杂,人工消耗大,在线缆内穿行时,操作人员安全无法保证,体感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线廊布线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人员在拉动较粗线缆需要多根串联的牵引线,合多人之力才拉动线缆,操作复杂,人工消耗大,在线缆内穿行时,操作人员安全无法保证,体感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电力线廊布线装置,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顶板、底板、上导电板及下导电板,所述顶板及底板之间设置有两组对称并相对应的滑轮组,一组滑轮组固定安装在顶板上,另一组滑轮组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滑轮组由若干并列排列的滑轮组成,滑轮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同步传动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对称设置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及底板上;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与线缆的端部固定连接;牵引头,所述牵引头包括套筒、横杆、导电杆及两个导电头,所述套筒与所述螺纹筒螺纹连接,所述横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上,所述导电杆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导电头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导电杆的两端,所述牵引头的的两个导电头分别抵在上导电板及下导电板上,由导电杆将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连接成回路。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为:使用柴油发电机的两极分别与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连接,然后将螺纹筒与线缆的端部固定连接,再将牵引头的套筒螺纹连接在螺纹筒上,将线缆穿在两组滑轮组之间,使牵引头的的两个导电头分别抵在上导电板及下导电板上,由导电杆将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连接成回路,由发电机带动驱动装置如电机带动两组滑轮组的滑轮同步转动,线缆上端和下端转动的滑轮带动线缆从线廊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线缆上下的滑轮越多,线缆前进更加稳定,从而避免工作人员进入线廊内,提高安全性,使用电机驱动滑轮组对线缆进行牵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工作人员的舒适性,提高幸福指数,反向输送线缆时,将上导电板与下导电板跟发电机的正负极调换,双向操作,更加方便,并且,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在不工作时不用通电,更加安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牵引头将与发电机两极连接的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构成回路,用驱动装置如电机带动两组滑轮组对线缆在滑轮之间进行输送,其解决了操作人员在拉动较粗线缆需要多根串联的牵引线,合多人之力才拉动线缆,操作复杂,人工消耗大,在线缆内穿行时,操作人员安全无法保证,体感差的技术问题,产生了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工作人员的舒适性,提高幸福指数,反向输送线缆时,将上导电板与下导电板跟发电机的正负极调换,双向操作,更加方便,并且,上导电板和下导电板在不工作时不用通电,更加安全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横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庆川东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庆川东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42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