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驱动装置及移运设备液压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4246.7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5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平;陈杰;肖子渊;米智楠;金润生;李伟雄;姜小刚;张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力建设机器人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1/22 | 分类号: | F15B11/22;F15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王宏婧 |
地址: | 20043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驱动 装置 设备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驱动装置及移运设备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油箱和液压驱动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液压控制元件和限位装置,所述液压缸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分别用于连接负载,并用于共同驱动所述负载朝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液压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液压油在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中的流动方向,以改变所述液压缸驱动所述负载移动的方向。本发明能够实现负载的往复移动,并且能够提供较大的驱动力,优选还可实现液压缸空载快速返回,提高了移运设备的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移运设备的制造成本,避免了移运设备中在工作中能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设备移运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驱动装置及移运设备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型或重型设备安装领域中常采用液压推进器式的移运设备来移动重物。现有的移运设备因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的面积不同,使得液压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中产生的驱动力(驱动力可以是推力或拉力)不同。其中有杆腔的面积较小,其具有的驱动力也比较小。当仅使用一个液压缸移动重物时,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在正向和反向上能提供的最大驱动力不同,这会导致移运设备在正向和反向上能够移动重物的重量不同。当需要移运设备移动较大重量的重物时,无杆腔的驱动力足够移动重物,但由于有杆腔的驱动力不足,往往需要增大液压缸的有杆腔的面积以获得较大的驱动力,这样不仅无法充分利用无杆腔较大的驱动力,而且还增大了移运设备的制造成本,造成了移运设备中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驱动装置及移运设备液压控制系统,以实现负载的往复移动,能够提供较大的驱动力,提高移运设备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为液压缸提供空载快速返回通道,提升液压缸的空载返程速度,并可降低制造成本,避免移运设备中能源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液压控制元件和限位装置,所述液压缸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
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用于分别连接负载,并用于共同驱动所述负载朝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所述液压控制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连接,并用于控制液压油在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中的流动方向,以改变所述液压缸驱动所述负载移动的方向;
当所述液压缸驱动所述负载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液压缸朝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当所述液压缸驱动所述负载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限位装置还用于限制所述液压缸朝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包括第一有杆腔和第一无杆腔,所述第一有杆腔设置有第一通油口,所述第一无杆腔设置有第二通油口;所述第二液压缸包括第二有杆腔和第二无杆腔,所述第二有杆腔设置有第三通油口,所述第二无杆腔设置有第四通油口;所述第一无杆腔和所述第二无杆腔分别与所述负载连接;
当所述液压缸驱动所述负载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液压控制元件控制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一通油口进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所述第一有杆腔,并控制液压油通过所述第四通油口进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所述第二无杆腔;
当所述液压缸驱动所述负载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液压控制元件控制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二通油口进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所述第一无杆腔,并控制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三通油口进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所述第二有杆腔。
可选的,所述第一有杆腔和所述第二有杆腔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无杆腔和所述第二无杆腔的结构相同。
可选的,所述液压控制元件包括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所述第一油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通油口和所述第四通油口,所述第二油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通油口和所述第三通油口,所述第三油口用于与液压泵连接,所述第四油口用于与油箱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力建设机器人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上海同力建设机器人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4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