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多色印刷自动校对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3904.0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8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蔡闻川;郑健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3/00 | 分类号: | B41F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多色 印刷 自动 校对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多色印刷自动校对工艺,包括:步骤1)将玻璃基板通过输送带运输至工作台上;步骤2)在工作台上,输送带将玻璃基板输送至设定位置,进行定位;步骤3)在玻璃基板上印刷无色靶标,此印刷标靶为后工序多色印刷时的基准靶标;步骤4)玻璃基板进行多色印刷时,多色印刷靶标与基准靶标的图案样式相同,但多色印刷靶标的图案与基准靶标图案缩小1/3‑1/2;步骤5)通过CCD校位装置拍摄玻璃基板上标记的标定的图案与设定的位置做对比分析,判断物料是否与设定放置重合,若不能重合,对位平台自动进行位置调节,直至玻璃基板与设定位置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多色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多色印刷自动校对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多色印刷工艺,换产品型号时,需要全部所采用人工校对,而玻璃多色印刷自动校的技术难点是:1、玻璃板是透明的无任何靶标可用,且玻璃板上不能有带颜基准靶标,CCD校位装置无法自动抓取对比靶标,无法实现多色印刷色靶标;2、CCD校位装置无法抓取基准靶标;3、CCD校位装置无法抓取印刷后靶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技术人员也进行了一些自动校准的研发,但现有玻璃多色印刷玻璃板仍然存在无自动校对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发明人根据自己长期在玻璃多色印刷技术领域积累的经验,研发出了一种玻璃多色印刷自动校对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多色印刷自动校对工艺,包括:
步骤1)将玻璃基板通过输送带运输至工作台上;
步骤2)在工作台上,输送带将玻璃基板输送至设定位置,进行定位;
步骤3)在玻璃基板上印刷无色靶标,此印刷标靶为后工序多色印刷时的基准靶标;
步骤4)玻璃基板进行多色印刷时,多色印刷靶标与基准靶标的图案样式相同,但多色印刷靶标的图案与基准靶标图案缩小1/3-1/2;
步骤5)通过CCD校位装置拍摄玻璃基板上标记的标定的图案与设定的位置做对比分析,判断物料是否与设定放置重合,若不能重合,对位平台自动进行位置调节,直至玻璃基板与设定位置重合。
进一步的,基准靶标的颜色为肉眼不可见,需通过CCD校位装置才能识别。
进一步的,基准靶标图案的外形为圆形或方形。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定位好的玻璃基板通过除尘滚轮和除静电毛刷去除玻璃基板上的灰尘及静电。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玻璃基板进行表面粗化处理,以便在所述玻璃基板的表面形成毛细间隙,以便得到经过表面粗化处理的玻璃基板。
进一步的,在所述经过表面粗化处理的玻璃基板的表面形成多色油墨印刷层,以便获得表面形成有多色油墨印刷层的玻璃基板,其中,所述多色油墨印刷层的厚度为6~10微米;以及对所述表面形成有多色油墨印刷层的玻璃基板进行远红外线照射处理,以便强化所述多色油墨印刷层与所述玻璃基板之间的结合,进而获得所述彩色玻璃面板,其中,在对所述玻璃基板进行表面粗化处理之前,预先对所述玻璃基板进行钢化处理,所述多色油墨印刷层依次由层叠的多层不同颜色的印刷墨层构成,所述多层不同颜色的印刷墨层的每一层的厚度分别独立地为1微米,所述粗化处理是通过利用高频高压脉冲进行的,所述脉冲的频率为20~35kHz,所述毛细间隙的深度为80~250纳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玻璃多色印刷自动校对工艺,可以缩短换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校对精度大幅度提高且进一步提高印刷自动化程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3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