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胶表面镀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3435.2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8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栋明;邓迎春;贾夕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源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8/00 | 分类号: | C23C28/00;C23C14/02;C23C14/10;C23C14/20;C23C14/34;C25D3/12;C25D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魏坤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表面 镀层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塑胶制品表面电镀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塑胶表面镀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的塑胶表面镀层结构,从塑胶表面层开始依次为导电金属层、电镀镍层、PVD颜色层、透明二氧化硅薄膜层,所述塑胶经过表面处理剂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剂主要由如下原料组成:增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偶联剂、水;本申请的塑胶表面镀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塑胶制品前处理:将塑胶制品经过表面处理剂进行处理,即得塑胶制品一;(2)塑胶制品预金属化:将步骤(1)得到的塑胶制品一进行镀导电金属层;(3)塑胶制品电镀镍;(4)塑胶制品电镀功能层。本申请的塑胶表面镀层结构吸镀能力较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塑胶制品表面电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塑胶表面镀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胶制品是用塑料做成的,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塑胶电镀在汽车、家电、卫浴等行业已得到大规模应用,其技术主要由塑胶表面的化学金属化和电镀过程组成。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塑料电镀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塑料产品中表面装饰的重要手段之一,与金属制件相比,塑料电镀制品不仅可以实现很好的金属质感,而且能减轻制品的重量,在有效改善塑料外观及装饰性的同时,也改善了其在电、热及耐蚀等方面的性能,如今在塑料的应用领域,塑料电镀制品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
电镀过程中,需要使用粗化液对塑料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塑料从疏水性变成亲水性,从而提高塑料表面的结合力,传统的粗化液处理塑料后,表面存在亲水性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导致后期电镀时,塑料与金属间结合力不佳,塑料的吸镀能力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塑胶制品的吸镀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塑胶表面镀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塑胶表面镀层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塑胶表面镀层结构,从塑胶表面层开始依次为导电金属层、电镀镍层、PVD颜色层、透明二氧化硅薄膜层,所述透明二氧化硅薄膜层的厚度为500-1200μm,所述导电金属层的厚度为3-5μm,所述电镀镍层的厚度为5-8μm,所述PVD颜色层的厚度为0.5-1μm,所述塑胶经过表面处理剂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剂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增塑剂5-1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10份、偶联剂10-15份、水50-60份,所述增塑剂为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酯、乙二醇丁醚中的至少两种,所述偶联剂为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全氟烷基苯氧基磺酸基乙烯基醚中的至少两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胶制品经过表面处理剂处理后依次镀上导电金属层、电镀镍层、PVD颜色层、透明二氧化硅薄膜层,透明二氧化硅薄膜层便于减少塑胶制品上的其他镀层结构与外界直接接触,从而提高塑胶制品上的镀层结构的耐腐蚀性,减少镀层结构出现磨损的情况;表面处理剂中的增塑剂能够对塑胶制品表面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塑胶制品表面的延展性和柔软性更佳,偶联剂的加入能够增强增塑剂对塑胶制品的处理效果,同时十二烷基硫酸钠能够增加塑胶制品表面的润湿性和渗透性,从而进一步增加增塑剂对塑胶制品表面的处理效果,同时,偶联剂与增塑剂能够向塑胶制品表面引入活性基团和亲水基团,从而使得塑胶制品的亲水能力增加,与镀层之间的结合力增强。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偶联剂的质量比为(7-8):(12-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增塑剂、偶联剂的比例进行优化,从而使得增塑剂、偶联剂的搭配更加合理,偶联剂的加入量大于增塑剂的加入量,从而增加增塑剂对塑料的增塑作用,进而提高塑料的柔软性和延展性,同时,偶联剂还能增加塑料的亲水性,进而使得塑料与导电金属层结合力更强,进而提高塑料的吸镀能力。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由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酯、乙二醇丁醚按质量比(2-3):(4-6):(5-8)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源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源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3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