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MRI眼球模型的眼部参数获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1388.8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2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吕林;陈士达;赵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34/10 | 分类号: | A61B34/10;A61B5/055;A61B3/12;A61B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欧秋望 |
地址: | 51006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ri 眼球 模型 眼部 参数 获取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眼部参数定位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3D‑MRI眼球模型的眼部参数获取系统,包括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算法模型;眼球构建模块,用于构建3D‑MRI眼球模型;初始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在3D‑MRI眼球模型中找出初始眼球参数及其位置;数值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变量的数值;二次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基于变量的数值上计算得到的二次眼球参数;处理模块,用于对获取的初始眼球参数和二次眼球参数进行处理,获取眼球参数之间的弧长和直线距离。本发明旨在通过眼球MRI数据,构建3D‑MRI眼球模型,找出初始眼球参数及其位置,以便于获取二次眼球参数以及眼球参数之间的弧长和直线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部参数定位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3D-MRI眼球模型的眼部参数获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眼眶MRI及OCT影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已经用于眼眶疾病、眼外伤术前评估及辅助手术设计,尤其是对于眼眶骨折的修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眼球的MRI三维重建技术,目前也有报告用于识别及分类病理性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形态,但是还未有技术基于MRI三维重建眼球形态后,进行眼球参数的精准测量,例如眼轴长度,眼球水平径、垂直经及后巩膜葡萄肿形态及范围的计算,黄斑在巩膜表面的定位等。
另一方面,目前黄斑兜带术已经被证实能够有效治疗病理性近视引起的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黄斑劈裂、黄斑脱离等系列并发症,但此手术还未得到有效推广,主要原因在于:
1)还未有方法能够在准确定位眼球外黄斑对应位置;
2)还未有方法能够正确计算黄斑兜带顶压的高度;
3)不同的黄斑兜带材料,因设计不同,材料不同,术者操作不同,无法实现精准定位;
4)不同的后巩膜葡萄肿大小,形态,需要选择不同的兜带材料大小,但是目前还未有方法计算或测量后巩膜葡萄肿的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基于3D-MRI眼球模型的眼部参数获取系统,用于解决眼部参数的准确定位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3D-MRI眼球模型的眼部参数获取系统,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算法模型;
眼球构建模块,用于构建3D-MRI眼球模型;
初始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在3D-MRI眼球模型中找出初始眼球参数及其位置;
数值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变量的数值;
二次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基于变量的数值上计算得到的二次眼球参数;
处理模块,用于对获取的初始眼球参数和二次眼球参数进行处理,获取眼球参数之间的弧长和直线距离。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模型构建模块包括:
标注单元:用于在头颅MRI图像中标注出眼球二维图像区域;
训练单元:用于训练经标注单元标注后的图像,从而获得能够从头颅MRI图像中自动识别出眼球二维图像区域的算法模型。
具体地,标注单元可以为labelme标注软件,通过批量从头颅MRI图像中标注出眼球二维图像,再将得到的眼球二维图像通过训练单元训练,最终得到能够从头颅MRI图像中自动识别出眼球的算法模型。
具体地,头颅MRI图像为dicom格式的头部图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未经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13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