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装配线混流用工艺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1166.6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2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江波;韩晶晶;王长学;金海涛;何丹;杨立学;李炜炜;杨帅;刘文奇;阮涛柱;王九阳;吕浩;胡艳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装配线 用工 支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装配线混流用工艺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底部通过第一基座定位固定在外装线体托盘上,第一支架上端为向内伸出的悬臂结构,悬臂结构的末端设有第一支撑连接板,第一支撑连接板端面上设有与发动机进气侧连接的螺纹套和连接螺栓;第二支架底部通过第二基座定位固定在外装线体托盘上,第二支架上端为向内伸出的悬臂结构,悬臂结构的末端设有第二支撑连接板,第二支撑连接板端面上设有与发动机排气侧连接的螺纹套和连接螺栓。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对应支撑连接板上的连接螺栓及不同高度、不同侧的工艺支架组合,实现高效的多机型发动机混线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总成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装配线混流用工艺支架。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厂房、设备设施及人员的综合利用效率,解决生产不均衡问题,近年来,车用发动机总成工厂新建、改造发动机总成装配线一般采用混流装配线方式,以实现多品种发动机总成混流生产。
为了提高混流装配线的柔性化水平和作业效率,必须增强发动机托盘支撑的通用性,同时由于组装作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如自动压装、自动测量、自动涂胶和自动拧紧等,因此对发动机定位精度要求高。发动机托盘支撑必须满足装配作业定位精度高的要求,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实现发动机的高柔性、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品质组装。
发动机的托盘支撑,一是采用立柱式结构,通过缸体的底部销孔或其它零件部位(如油底壳)进行定位支撑,适用范围窄;二是采用龙门结构,通过固定缸体后端或进、排气的一侧,对发动机进行固定,但龙门结构固定发动机方向存在干涉,作业不便,且仅固定发动机一侧的非基准孔,自动设备工位定位精度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装配线混流用工艺支架,通过对发动机进气侧和排气侧进行固定,实现高效柔性化的多机型发动机混线生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装配线混流用工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用于连接支撑发动机进气侧,第一支架底部通过第一基座定位固定在外装线体托盘上,所述第一支架上端为向内伸出的悬臂结构,所述悬臂结构的末端设有第一支撑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撑连接板端面上设有与发动机进气侧连接的螺纹套和连接螺栓;第二支架用于连接支撑发动机排气侧,第二支架底部通过第二基座定位固定在外装线体托盘上,所述第二支架上端为向内伸出的悬臂结构,所述悬臂结构的末端设有第二支撑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撑连接板端面上设有与发动机排气侧连接的螺纹套和连接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架底部内侧设有支架定位销,所述第二支架底部设有与支架定位销配合的支架定位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架中部设有第一支架移载定位套和第二支架移载定位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架底部设有第一发动机移载定位套,所述第二支架底部外侧设有第二发动机移载定位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采用航空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对发动机的进气侧和排气侧进行定位支撑,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对应支撑连接板上的连接螺栓及不同高度、不同侧的工艺支架组合,实现高效的多机型发动机混线生产;
(2)、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通过基座与外装线体托盘定位固定,基座加工精度高,在工艺支架装配到发动机上时,基座底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保证发动机落座线体托盘时的定位精度,即保证了自动设备举升定位精度;
(3)、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采用悬臂结构,避让进排气侧有装配需求的部位,减少了线下补装;同时避让底部油底壳部位,适用多种发动机油底壳,实现了柔性化生产;
(4)、发动机从内装线流向外装线,即发动机更换托盘支撑时,桁架通过抓取固定发动机移载定位套将发动机落座于外装托盘上,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11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流分散装置及气体纯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液化气瓶流通安全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