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村配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7312.8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9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卢镛廷;周建斌;吴金莲;郑明果;吴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8 | 分类号: | H02J3/48;H02J3/50;H02J3/32;H02J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朱广 |
地址: | 743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村 配电网 多目标 优化 调度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调度算法优化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配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的方法。述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模型,是指当DREG大量接入后,将显著改变配电网原有潮流分布,进而可能引起线路过载、供电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制定出基于和声搜索算法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以系统运行成本、分布式电源利用率及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建立配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进行最优求解。一种配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的方法能够在实现分布式能源优先消纳的前提下,有效协调配电网运行的综合效益,满足不同系统运营商的差异化需求,可为配电网实际调度策略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算法优化与配电网调度相结合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配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和动力。对能源的是否需求牵引着能源技术的发展,而能源技术的发展又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当前,全球能源的开发越来越呈现出多极、节能、可持续、分布式等特性。专家们预测出,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对化石能源的消费将在2030年前后达峰值,同时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现代生物质能的消费占比将逐渐増加,再过85年,这些新能源的消费占比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可能高于60%。随着我国电网不断的升级换代,各类电网中存在的问题无法依靠自身的治愈技术来解决,分布式电源的使用得到全社会持续关注,除此之外,以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集中式与分散就地式的供电方式将会作为新世纪电力系统的重要进步方向,也得到了专业领域内众多学者的肯定。
当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后,将显著改变配电网原有潮流分布,进而可能引起线路过载、供电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传统以“本区利用,就地消纳”为核心的DG控制策略已很难有效满足ADN对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的需求。此外,伴随ADN各类新型拓扑结构及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配电网网架的互联程度得到极大提升,从而使得对可再生能源的跨区域消纳成为了一种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设计了一种促进分布式能源协同消纳与优化调度的方法。首先,基于甘肃定西农村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考虑分布式电源消纳的配电网模型。此外,以运行成本最小,分布式电源功率削减最小,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主动配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模型考虑了DG有功、无功出力控制、储能设备充放电以及可中断负荷的调用,并且采用MOHS算法实现高效求解。
所述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模型,是指当DREG大量接入后,将显著改变配电网原有潮流分布,进而可能引起线路过载、供电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制定出基于和声搜索算法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以系统运行成本、分布式电源利用率及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建立配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进行最优求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在实现分布式能源优先消纳的前提下,有效协调配电网运行的综合效益,满足不同系统运营商的差异化需求,可为配电网实际调度策略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和声搜索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调度算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算例分析中的Pareto前沿集
图3是本发明算例分析中的Pareto前端
具体实施方式
1、配电网分布式能源能量管理策略
本发明的配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用户交互负荷反馈控制流程包括 DN1,DN2分别代表两个具有相同电压等级的供电区域,通过跨区联络线实现相连。假设DN1为DREG高渗透系统,即研究对象,而DN2为无源配电网络,由上级电网供电,并可接受由DN1提供的可再生能源电能。为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目标,设计ADN能量管理策略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73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