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酸型肠道缓释型酸化剂的制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5983.0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9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南;胡友军;陈元富;孙丹丹;高增兵;胡文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酸动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A61J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麦超群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酸 肠道 缓释型 酸化 制备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甲酸型肠道缓释型酸化剂的制备装置,其中,包括包膜装置,所述包膜装置具有用于进行一层包膜的第一包膜机构和用于进行二层包膜的第二包膜机构,所述第一包膜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膜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包膜机构和所述第二包膜机构之间连接有第一静置仓,所述第二包膜机构下方设置有第二静置仓。本发明通过第一包膜机构和第二包膜机构将甲酸进行双层包膜,能够有效优化酸化剂的使用效果,并优化了制备酸化剂的制备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甲酸型肠道缓释型酸化剂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甲酸pKa值为3.75,属中强酸,能快速提供H+,降低畜禽胃部pH值,激活胃蛋白酶,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同时甲酸又是一种广谱抑菌剂,其抑菌效果优于乙酸、丙酸和乳酸等一般有机酸化剂,能抑制肠道有害菌群、调节菌群结构、促进机体生长和健康。但由于甲酸是液体,挥发性、腐蚀性均较强,难以在饲料中直接添加。目前市场上的甲酸类产品多采用甲酸钙、甲酸-甲酸铵和二甲酸钾等形式,其中甲酸钙为钙盐,不具备促消化和抑菌作用,需置换为甲酸,这就需要在胃部消耗胃酸,而胃酸酸性强于甲酸,置换性价比低,还会进一步加重断奶仔猪胃内酸度不足;甲酸-甲酸铵属酸-盐结合形式,有缓释能力但较弱,只有极少部分甲酸能过胃;二甲酸钾是甲酸和甲酸钾以氢键缔合形式形成,具有较强的缓释能力,甲酸能大部分过胃;甲酸过胃进入肠道后,肠道环境pH在5.5以上,甲酸电离,离子状态的甲酸无抑菌能力。
而实际应用中为了达到生产效果,往往需要添加高剂量的甲酸,而高剂量不利于动物机体健康,且增加生产成本,从而需要将甲酸进行包被缓释处理,使其在整个胃肠道发挥作用,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将甲酸进行缓释型包膜的制备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甲酸型肠道缓释型酸化剂的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甲酸型肠道缓释型酸化剂的制备装置,其中,包括包膜装置,所述包膜装置具有用于进行一层包膜的第一包膜机构和用于进行二层包膜的第二包膜机构,所述第一包膜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膜机构上方,所述第一包膜机构和所述第二包膜机构之间连接有第一静置仓,所述第二包膜机构下方设置有第二静置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包膜机构用于旋转的第一转盘和用于自转的第一旋转管;所述第一转盘呈垂直放置,且所述第一转盘沿直径的两端设置有圆孔,所述第一旋转管的两端通过所述圆孔固定在所述第一转盘内,所述第一旋转管内设置有第一自转内管,所述第一自转内管通过两端的转子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管内,所述第一转盘两侧设置有第一固定中心和连接转盘与固定中心的第一旋转固定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包膜机构用于旋转的第二转盘和用于自转的第二旋转管;所述第二转盘呈垂直放置,且所述第二转盘沿直径的两端设置有圆孔,所述第二旋转管的两端通过所述圆孔固定在所述第二转盘内,所述第二旋转管内设置有第二自转内管,所述第二自转内管通过两端的转子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管内,所述第二转盘两侧设置有第二固定中心和连接转盘与固定中心的第二旋转固定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筛分切割装置,所述筛分切割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静置仓下方,所述筛分切割装置包括筛分机构、切割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筛分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静置仓的正下方且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的一侧,所述切割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机构的另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筛分机构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通过所述旋转机构旋转至所述切割机构下方,所述切割机构具有与所述过滤网孔径相对应的切割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配料装置,所述配料装置包括若干储料仓和设置在所述储料仓下方的吸附池;所述吸附池与所述第一包膜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酸动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酸动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59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区块链数据上链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船舶系统设备动态特征参数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