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控选通的大视场光学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4519.X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0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崔浩;姚霂霖;李俊威;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23/55 | 分类号: | H04N23/55;H04N2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江亚平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控选通 视场 光学 成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控选通的大视场光学成像方法,属于光学成像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透镜阵列、电选通模块、相机(CCD)以及后续图像处理模块。本发明通过使用透镜阵列对对不同视场角的光进行成像,利用电选通模块选通透镜阵列的不同透镜,将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的光信号传输到CCD相机进行处理并生成图像,最后通过后续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进行组合拼接,得到最终所需要的大视场成像图像。相较于传统大CCD靶面或多CCD的大视场成像,本发明的透镜阵列系统整体结构紧凑、重量轻便、集成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控选通的大视场光学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电成像技术的发展,为了获得更大空间范围内的目标图像信息,光学系统正逐渐向着大视场的方向发展。大视场光学系统目前已经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航天遥感、天文观测、安防监控、生物医学成像等。
然而,一方面,对于单一光学系统而言,总图像信息量由成像芯片的像素数目决定。成像芯片被确定时,光学系统的视场和分辨率就成为相互矛盾的参数,例如鱼眼镜头,尽管视场角能够超过180°,但分辨率很低,难以清晰分辨物体的细节;另一方面,对于某些光学系统而言,即使成像芯片的像素数目足够高,视场也很难做大。这是由于随着视场角的变大,像差会急剧增大,造成边缘像质量严重下降。
目前已有的大视场光学成像方法采用的是多尺度凝视拼接成像技术,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380276.8的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分辨率大视场光学成像系统”通过将不同视场的光从物方入射到共用主镜,经共用主镜透射后达到微透镜阵列,在经过微透镜阵列进行二次透射达到探测器阵列进行成像。但是该成像系统光学元件数量繁多、支撑结构和电子信息处理单元复杂,成本较高。因此,寻找到一种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的大视场光学成像方法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成像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大视场光学成像方法,基于透镜阵列、电选通模块、CCD以及后续图像处理模块,实现对大角度视场的光进行拼接组合成像,同时系统结构紧凑、重量轻便、集成度高。
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控选通的大视场光学成像方法,其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光源所发出的光入射到透镜阵列,所述透镜阵列的不同透镜能对不同视场角的光进行成像;
步骤(2)、通过电选通模块选通所述透镜阵列的不同透镜,所述不同透镜将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的光信号传输到CCD相机进行处理并生成图像;
步骤(3)、通过后续图像处理模块对所述图像进行组合拼接,从而得到所需的大视场光学成像图像。
其中,所述的入射光为大视场角光源。
其中,所述的电选通模块由电极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组成,实现对透镜阵列的不同透镜选通。
其中,所述的电选通模块应具备高速选通频率和高隔离比的选通效果。
其中,所述的CCD相机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与灵敏度,以确保成像质量。
其中,所述的后续图像处理模块需实现对CCD相机处理后的图像的组合拼接并确保图像的拼接质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本发明基于透镜阵列、电选通模块以及后续图像处理模块,整体上降低了全系统的复杂程度,电选通模块选通其中一块透镜对其成像信号进行处理,降低了对CCD相机的技术要求;本发明满足系统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便、成本较低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大视场光学成像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45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