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uInS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3866.0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2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邹桂征;董双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G01N21/76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2501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uins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uInS2@ZnS纳米晶定量检测CEA抗原的化学发光免疫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生物素标记的CEA单抗一、链霉亲和素标记的磁珠、CuInS2@ZnS纳米材料标记的CEA单抗二、双元激发液。双元激发液由Tris‑HCl、N2H4·H2O及H2O2组成。CuInS2@ZnS纳米晶可在双元激发液的激发下可以产生闪光型化学发光,发光波段位于近红外区。该试剂盒基于CuInS2@ZnS纳米晶可产生闪光型化学发光的原理实现CEA抗原的检测,本发明的试剂盒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材料合成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光稳定性好,且化学发光波段位于近红外区。该试剂盒在50pg/mL‑100ng/mL的浓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0pg/mL,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免疫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CuInS2@ZnS纳米晶定量检测CEA抗原的化学发光免疫试剂盒。
背景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包含免疫化学反应和化学发光反应。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是指将化学发光物质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化学发光物质经激发液激发后形成激发态中间体,其返回基态的过程中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利用光子计数器或其他仪器检测发光强度,待测物质浓度可与发光强度成一定关系从而实现检测目的。
目前市场上用于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的化学发光物质分为辉光型和闪光型,相比辉光型,闪光型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能够实现短时间内的快速检测,应用较广。最常用的闪光型化学发光物质为吖啶酯类化合物,在含有H2O2的碱性条件下,首先生成有张力且不稳定的二氧乙烷,而后快速分解并释放光子,产生430nm的化学发光辐射。然而,吖啶酯类物质见光易分解,且合成工序较为复杂。
CuInS2@ZnS纳米晶合成方法快速简单,光稳定性好,且能够与特定激发液产生近红外区的闪光型化学发光,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的发明人前期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兼有光致发光和化学发光特性的CuInS2@ZnS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CN111944521A)和一种制备具有化学发光特性的羧基化CuInS2@ZnS纳米材料的通用型方法(CN112940719A)。皆是以CuInS2@ZnS纳米材料作发光物,以水合肼作共反应剂,可在近红外区产生化学发光辐射。然而,如果要将上述体系应用到化学发光免疫检测领域,该体系的发光强度还远远不够,且发光时间较长,不利于快速检测。
因此,开发具有光稳定性的闪光型化学发光体系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现有的闪光型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光稳定性较差,合成工艺复杂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uInS2@ZnS纳米晶定量检测CEA抗原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
术语解释:
CEA:癌胚,英文名为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简称CEA。
MES:2-吗啉乙磺酸,英文名为2-(4-Morpholino)ethanesulfonic acid,简称MES。
EDC: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英文名为1-(3-Dimethylaminopropyl)-ethyl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简称EDC。
磺基-NHS: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钠盐,英文名为Hydroxy-2,5-dioxopyrrolidine-3-sulfonicacid sodium salt,简称磺基-NH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3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控设备的上行载波加调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被动红外低功耗自值守电路
- 水溶性闪锌矿结构的CuInS<sub>2</sub>和CuInS<sub>2</sub>/ZnS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水溶性闪锌矿结构CuInS<sub>2</sub>或/和CuInS<sub>2</sub>/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CuInS<sub>2</sub>纳米晶及CuInS<sub>2</sub>/ZnS核壳结构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 一种基于TiO<sub>2</sub>-CuInS<sub>2</sub>核壳纳米棒阵列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高效低成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一维铜铟硫-硫化锌异质结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 一种CuInS<sub>2</sub>/ZnS和CuInS<sub>2</sub>/CdS/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CuInS<sub>2</sub>单晶体的制备方法和CuInS<sub>2</sub>单晶体制备装置
- 一种还原石墨烯-CuInS<sub>2</sub>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一种含纤锌矿孪晶结构的铜铟硫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在CuFeO<sub>2</sub>/CuInS<sub>2</sub>复合半导体薄膜电极上将CO<sub>2</sub>还原为甲醇的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