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小高炉钒烧返矿用余热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3769.1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9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军;田通强;邱斌良;李亮;李钧;魏纯江;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B02C4/08;B02C4/28;B02C2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冷亚君 |
地址: | 64245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高炉 钒烧返矿用 余热 回收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降低小高炉钒烧返矿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热能回收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塔(1)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的底部延伸至热能回收塔(1)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进料导板(3),所述热能回收塔(1)的内部顶部设有粉碎机构(4),所述热能回收塔(1)的内壁底部设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顶部设有导料机构(6),所述导料机构(6)的一侧设有吸热机构(7),所述热能回收塔(1)的外侧设有风机(8),所述风机(8)的输出端贯穿热能回收塔(1)的一侧底部且与热能回收塔(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热能回收塔(1)的顶部设有通气管(9),所述热能回收塔(1)的一侧设有粉尘过滤管(10),所述通气管(9)远离热能回收塔(1)的一端与粉尘过滤管(10)的顶部一端相连通,所述粉尘过滤管(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远离粉尘过滤管(10)的一端与热能回收塔(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粉尘过滤管(10)的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的远离热能回收塔(1)的一侧底部与粉尘过滤管(10)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滤网(13),所述粉尘过滤管(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4),所述粉尘过滤管(10)远离热能回收塔(1)的一侧设有热风回收管(15),所述热能回收塔(1)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小高炉钒烧返矿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构(4)包括粉碎辊(41),所述热能回收塔(1)的内部顶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粉碎辊(41),所述粉碎辊(41)的转轴延伸至热能回收塔(1)的外侧且均固定连接有齿轮(42),两个所述齿轮(42)啮合连接,所述热能回收塔(1)远离齿轮(4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43),所述传动电机(43)的输出轴延伸至热能回收塔(1)的内部且与其中一个粉碎辊(41)的转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小高炉钒烧返矿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导板(3)的底部末端与两个粉碎辊(41)之间的缝隙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小高炉钒烧返矿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机构(6)包括支柱(61),所述底座(5)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柱(61),所述支柱(61)的底部延伸至底座(5)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滑动底板(62),所述滑动底板(62)与底座(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底板(62)的外侧中部设有防水密封圈(63),所述滑动底板(62)的底部四周等距固定连接有弹簧(64),所述滑动底板(62)的底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65),所述支柱(61)的外侧且位于底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料滑板(66),所述导料滑板(66)的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导板(6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低小高炉钒烧返矿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内部顶部的尺寸小于底部,且所述支柱(61)的顶部为锥型结构,所述导料滑板(66)为连续的螺旋型结构,所述导料滑板(66)和支柱(61)均为高导热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支柱(61)为空心结构,所述热能回收塔(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卸料导板(16),所述出料导板(67)的末端贯穿热能回收塔(1)后且与卸料导板(16)相连通,所述卸料导板(16)的底部设有支架(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低小高炉钒烧返矿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14)与卸料导板(16)位于竖直面内,所述卸料导板(16)与水平面呈十五度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降低小高炉钒烧返矿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机构(7)包括水泵(71),所述热能回收塔(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71),所述水泵(71)的输出端连接有进水管(72),所述进水管(72)的末端贯穿热能回收塔(1)后与底座(5)的内部顶部相连通,所述支柱(61)的外侧且位于底座(5)的内部等距开设有进水孔(73),所述支柱(61)的顶部一端与热能回收塔(1)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出水管(74),所述热能回收塔(1)的一侧且位于出水管(74)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防护板(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37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