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预压基准段托架施工装置及其预压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2932.2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5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尚锟;王文东;王忠良;刘新起;张钧;龚文林;迟荣益;李春江;张广涛;刘治;廖华庆;孙长志;彭志川;李福友;林桂枫;姜晓峰;王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王廉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预压 基准 托架 施工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同步预压基准段托架施工装置,包括墩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1)顺桥向两侧对称安装有三角托架(2),所述三角托架(2)上设置有受压梁系统(3),所述墩柱(1)的顺桥向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反力架斜撑杆预埋件(5),且所述反力架斜撑杆预埋件(5)位于三角托架(2)的上方,在反力架斜撑杆预埋件(5)的外侧连接有反力架斜撑杆(6),所述反力架斜撑杆(6)的顶端与反力架水平杆系统(8)固结,反力架水平杆系统(8)在墩柱(1)正上方位置通过锚固于墩柱(1)内的精轧螺纹钢(7)与墩柱(1)相互连接固定,在受压梁系统(3)与反力架水平杆系统(8)之间还设置有液压千斤顶(4);
所述反力架水平杆系统(8)由多根相互平行的反力架水平杆(81)组成,且在墩柱1正上方位置,每组反力架水平杆系统8中相邻的两根反力架水平杆(81)之间,都预留有墩顶预埋钢筋竖向通过缝(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预压基准段托架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梁系统由受压主梁(31)和受压梁限位件(32)组成,其中受压主梁(31)顺桥向的两侧边缘紧贴有固结于三角托架(2)顶部的受压梁限位件(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步预压基准段托架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千斤顶(4)安装在三角托架(2)对应的受压主梁(31)顺桥向中心上方,且在反力架水平杆(81)悬臂端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预压基准段托架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架斜撑杆(6)位于液压千斤顶(4)与精轧螺纹钢(7)之间,其上下两端分别与反力架水平杆(81)的底部和反力架斜撑杆预埋件(5)的外部固结。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同步预压基准段托架施工装置的预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依次进行操作:
步骤一:施工准备:
三角托架(2)组拼完成后整体吊装,对称安装于墩柱(1)顺桥向两侧;对使用的液压千斤顶(4)及油压表进行校定;采用多拼型钢制作受压主梁(31)、反力架水平杆(81)和反力架斜撑杆(6);施工墩柱(1)时预埋精轧螺纹钢(7)及与其配套的垫片、螺帽,以及反力架斜撑杆预埋件(5);
步骤二:预压反力架安装:
安装反力架斜撑杆(6):将反力架斜撑杆(6)的下部与反力架斜撑杆预埋件(5)固结;
安装受压梁系统(3):受压主梁(31)安装在三角托架(2)的顶部,保证其中心位于基准段内最不利悬臂节段重心横截面内,受压梁限位件(32)紧贴受压主梁(31)顺桥向前后两侧边缘,并固定在三角托架(2)的顶部;
安装反力架水平杆系统(8):每组反力架水平杆系统(8)由多根相互平行的反力架水平杆(81)组成,反力架水平杆(81)安装在墩顶上方,以墩柱(1)为中心,其远端下方为液压千斤顶(4),中端与反力架斜撑杆(6)的上部固结,近端利用精轧螺纹钢(7)反拉锚固于墩柱(1);在墩柱(1)正上方位置,每组反力架水平杆系统(8)中相邻的两根反力架水平杆(81)之间都预留有墩顶预埋钢筋竖向通过缝(82),以实现墩柱(1)顶部预埋钢筋及精轧螺纹钢的外部预留,至此反力架与墩柱(1)结合形成倒梯形结构;
步骤三:预压设备安装:
三角托架(2)对应的受压主梁(31)顺桥向中心上方均安装有液压千斤顶(4),且液压千斤顶(4)对应在反力架水平杆(81)悬臂端下方,并将其与油泵相连接;
步骤四:观测点布置:
在墩柱(1)每侧三角托架(2)的顶部均设置多个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设置多个观测点,在每片三角托架(2)上对应设置多个观测点,并做好标记;
步骤五:预压:
采用多只液压千斤顶(4)对基准段三角托架(2)进行同步预压,分别按20%、60%、100%、110%四个级别进行加载,加载时多只液压千斤顶(4)同步加载,中间每级持荷时间为30分钟,加载到最大施工荷载的110%并持荷2h后,每30min观测一次,观测到连续3次变形值在2mm内方可认为三角托架(2)已变形稳定,即认为加载完成;
预压前测量各观测点标高h1,然后分级加载,记录每级加载后各观测点标高分别为h2、h3、h4、h5,卸载后各观测点标高为h6;
步骤六:预压结果整理分析:
根据测出的各观测点的各阶段标高,计算基准段三角托架(2)的预压总变形量、弹性变形量及非弹性变形量,
其中总变形量δ1=h1-h5,弹性变形量δ2=h6-h5,非弹性变形量δ3=h1-h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29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