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污水高效分离回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1609.3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3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川;钱新良;钱利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阳鸿石化有限公司;江苏汇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B63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污水 高效 分离 回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污水高效分离回收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物化处理环节,将含油污水和化学品洗舱水分别收集并进行水量调节,再分别加碱、PAC、PAM混合,以沉淀去除含油污水和化学品洗舱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后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废水排至综合调节池;步骤二:综合调节环节,将收集的船舶生活污水与经物化处理后的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共同排至综合调节池进行混合调节;步骤三:生化处理环节,经综合调节后的混合水依次采用厌氧单元、水解酸化单元以及生物接触氧化单元处理,处理后的废水排入二沉池;使清水可以回收作为船舶的生活用水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污水高效分离回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和化学品洗舱水三大类。油船的机舱油污水、压载水、洗舱水中均含有大量石油,污水中典型的污染物包括燃料、油类、液压机流体、清洁剂和含水膜、发泡剂(AFFF)、油漆和溶剂等。船舶含油污水油水分离的方法较多,有物理、化学及电浮分离法等。
目前,在对船舶污水进行处理时,针对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和化学品洗舱水采用分开处理的方式,分批处理效率低下,无法对船舶污水进行高效分离与回收处理。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船舶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污水高效分离回收处理方法,能够对船舶中的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和化学品洗舱水进行高效分离与回收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油液和清水进行回收,并对回收的浮油清水进行再次净化处理,使清水可以回收作为船舶的生活用水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污水高效分离回收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物化处理环节,将含油污水和化学品洗舱水分别收集并进行水量调节,再分别加碱、PAC、PAM混合,以沉淀去除含油污水和化学品洗舱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后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废水排至综合调节池;
步骤二:综合调节环节,将收集的船舶生活污水与经物化处理后的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共同排至综合调节池进行混合调节;
步骤三:生化处理环节,经综合调节后的混合水依次采用厌氧单元、水解酸化单元以及生物接触氧化单元处理,处理后的废水排入二沉池;
步骤四:泥渣处理环节,将二沉池中沉淀得到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滤液返回步骤三中继续处理,脱水后的干污泥送往填埋场填埋。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船舶污水高效分离回收处理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二中,将生物接触氧化单元末端已充分反应的部分硝化液回流至水解酸化单元,实现反硝化。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船舶污水高效分离回收处理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三中,二沉池为沉淀池和污泥池。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船舶污水高效分离回收处理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四中,脱水后的清水在生化处理完成之后进入清水池中,所述清水池连接有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连接有蒸馏装置,所述蒸馏装置连接有存储罐。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船舶污水高效分离回收处理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净化装置包括水管、净化管和净水器,所述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水管右端连接净化管,所述净化管内部设置有滤芯,所述净化管右端连接净水器,所述净水器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阳鸿石化有限公司;江苏汇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阳鸿石化有限公司;江苏汇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16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