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率动态测试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7920.0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1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泉;牛成成;田璐;侯绪田;薛玉志;杨顺辉;何青水;何汉平;于玲玲;王瑞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刘硕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天然气 水合物 渗透 动态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率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系统(1),所述测试系统(1)包括岩心夹持器(11)和有天然气水合物岩心;
连接所述测试系统(1)的输入端的输入系统(2),所述输入系统(2)向所述测试系统(1)输入稳定的氮气;
连接所述测试系统(1)的输出端的输出系统(3),所述测试系统(1)向所述输出系统(3)输出天然气水合物岩心中分解而产生的天然气和水分;
控制系统(4),控制所述测试系统(1)的压力和温度;以及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5),采集数据并计算得到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渗透率动态图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率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系统(2)包括液氮瓶(21),所述液氮瓶(21)通过输入管线(22)连接所述测试系统(1);
其中,所述输入管线(22)上分别设置有稳压器(23)、恒流器(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率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系统(2)上还设置有过滤器(25),所述过滤器(25)设置在所述稳压器(23)和恒流器(24)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率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系统(3)包括第一输出管线(31)和第二输出管线(32);从所述测试系统(1)输出的气体进入所述第一输出管线(31),从所述测试系统(1)输出的水分进入所述第二输出管线(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率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4)包括设置在所述测试系统(1)外部的温度控制室(41)、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管线(31)上的背压阀(44)和第一压力调节阀(4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出管线(32)上的第二压力调节器(4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率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1)的入口设置有第一压力表(51),出口设置有第二压力表(52),所述测试系统(1)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3);
其中,所述第一压力表(51)、第二压力表(52)和温度传感器(53)均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分析系统(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率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管线(31)上设置有第一气体流量计(54),所述第二输出管线(32)上设置有第二气体流量计(55),所述第一气体流量计(54)和所述第二气体流量计(55)均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分析系统(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率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管线(32)上设置有气液分离器(33)。
9.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率动态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率动态测试装置进行测试,其包括:
步骤一,输入系统(2)向测试系统(1)持续注入稳定的氮气;
步骤二,控制系统(4)设定温度和压力;
步骤三,数据采集分析系统(5)采集数据并计算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渗透率;
步骤四,通过控制系统(4)改变测试系统(1)的温度和压力,重复步骤三,计算计算不同温度、压力下的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渗透率,进而得到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渗透率动态图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率动态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渗透率的过程如下:
通过计算机(56)读取第一压力表(51)示数并记录为p1;通过计算机(56)读取第二压力表(52)示数并记录为p2;通过计算机(56)读取温度传感器(53)示数并记录为T1;通过计算机(56)读取第一气体体积流量计示数并记录为Q0;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渗透率按公式(1)进行计算:
式中:Kg为通过天然气水合物岩心的渗透率,A为岩心端面积,p0为大气压,L为岩心长度,μ为氮气粘度,c为比例常数,λ为对应于平均压力下气体分子平均自由行程,D为分子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79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布局方法
- 下一篇:光罩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