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交酯连续化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7029.7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纲;柴青立;曹文;刘雄;张跃胜;龚磊;景辽宁;卞江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惠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9/12 | 分类号: | C07D319/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交酯 连续 化生 系统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丙交酯连续化生产系统,包括脱水釜、预聚釜、缩聚釜、中间釜和裂解釜,所述脱水釜、预聚釜、缩聚釜的顶部气相出口与脱水塔的进气口相连,所述脱水塔的下部回流口与对应的釜顶回流口相连,所述脱水塔顶部的气相出口与塔顶冷凝器的介质进口相连;脱水釜、预聚釜及中间釜内均设有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釜上设有乳酸进口,乳酸进口伸入所述脱水釜的内腔中,所述脱水釜和预聚釜的内腔被环形挡板分隔成外室和内室,所述脱水釜和预聚釜的内室下部中心设有内筒,所述脱水釜和预聚釜内筒外周呈环形分布有若干加热列管,加热列管外为热媒加热空间;所述脱水釜的出口位于脱水釜外室的底部和脱水釜的底部中心,所述预聚釜的进口位于预聚釜的底部中心,所述预聚釜的出口位于预聚釜外室的底部,所述脱水釜的外室出口、所述脱水釜的底部出口与所述预聚釜的底部进口相连,所述预聚釜的外室出口通过预聚输送泵与所述缩聚釜的进口相连,所述缩聚釜底部出口经缩聚输送泵与所述中间釜的进口相连,所述中间釜通过中间输送泵、预热器与所述裂解釜的进口相连,所述裂解釜的底部出口通过裂解输送泵连接中间釜的釜残进口和/或连接外排管道,裂解釜的气相出口与粗丙交酯蒸汽冷凝装置进口相连,粗丙交酯蒸汽冷凝装置底部冷凝物出口与粗丙交酯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交酯连续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釜、预聚釜和缩聚釜的釜体外周及上封头外设有加热夹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交酯连续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缩聚釜的内腔设有沿中心轴上下分布的至少两层伞状的布液器,各布液器顶部各自设有接料器,所述接料器周边设有锯齿形溢流口,釜体上连接有延伸至最上层布液器对应的接料器上方的进料管;除最下层布液器外,各布液器周边设有环形围堰并在该布液器底部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向下延伸至下一层布液器对应的接料器上方;所述布液器包括至少一个环槽布液器和至少一个台阶布液器,环槽布液器整体上位于台阶布液器的上方;所述环槽布液器上表面分布若干环形接料槽,所述环形接料槽的高度从对应布液器中心内向外逐级降低;所述台阶布液器上表面分布有若干台阶,所述台阶高度从对应布液器中心内向外逐级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交酯连续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釜的进口还与催化剂添加单元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交酯连续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釜顶部设有热媒进口,裂解釜内腔上部设有热媒加热隔板,所述热媒加热隔板下方设有降膜管隔板,釜体侧面设有热媒出口,所述降膜管隔板下方设有布液盘,降膜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下端为盲端,内管上口与热媒加热隔板上方空间相连通,外管上口位于降膜管隔板上侧,热媒出口位于热媒加热隔板和降膜管隔板之间;所述降膜管隔板下方设有布液盘,布液盘下方设有至少一层再分配盘,再分配盘上侧周边设有围挡,所述布液盘和再分配盘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布液孔,所述降膜管一一对应穿过所述布液孔,裂解釜进口设置在降膜管隔板和布液盘之间的釜体上,布液盘下方的釜体上设有气相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交酯连续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顶冷凝器的介质出口与回流罐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回流罐的底部出口与脱水塔上部回流口相连,所述回流罐的溢流口与废水罐相连,所述塔顶冷凝器的气相出口与真空抽气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丙交酯连续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釜对应设有一个脱水塔,所述预聚釜和缩聚釜共用另一个脱水塔,所述预聚釜和缩聚釜共用的脱水塔下部回流口与预聚釜的回流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惠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惠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70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