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热交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3837.6 | 申请日: | 2021-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9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陈智龙;赵兴霞;王明帅;李春锋;魏代文;张想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恒达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36;F28F9/10;F28F9/22 |
代理公司: | 兰州锦科标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3 | 代理人: | 沈昌武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热交换器 | ||
1.一种强化热交换器,它包含左管箱(1)、管板(2)、筒体(3)和右管箱(5);筒体(3)的上下壁分别贯通开设有管接口;筒体(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管板(2),左侧的管板(2)上连接有左管箱(1),右侧的管板(2)上连接有右管箱(5),上述左管箱(1)和右管箱(5)上均贯通开设有数个管接口;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
导管折流板(6),所述导管折流板(6)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由左至右并排设置于筒体(3)内,每个导管折流板(6)均由折流板(6-1)和若干个导管(6-2)构成,若干个导管(6-2)穿设固定在开设于折流板(6-1)中的导管孔(6-1-1)内;折流板(6-1)为圆弧形结构设置,该圆弧形结构的圆弧边抵设在筒体(3)的内壁上;若干个折流板(6-1)于筒体(3)内前后相对且左右交错设置;
整体型螺旋翅片管(7),所述整体型螺旋翅片管(7)的数量为若干根,若干根整体型螺旋翅片管(7)与若干个导管折流板(6)相间设置;每根整体型螺旋翅片管(7)均由螺旋翅片(7-1)和钢管(7-2)构成;螺旋翅片(7-1)套设于钢管(7-2)上,两者为一体式结构,钢管(7-2)插设于导管(6-2)内,最左端的钢管(7-2)的左端与左侧的管板(2)贯穿并固定,最右端的钢管(7-2)的右端与右侧的管板(2)贯穿并固定;
定距管(8),所述定距管(8)的数量为若干个,相间设置的两个导管折流板(6)之间均设置有定距管(8),且定距管(8)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折流板(6-1)抵触设置;
拉杆(4),所述拉杆(4)的数量为若干根,左右并排设置的数个定距管(8)内贯穿一根拉杆(4),且拉杆(4)穿设在开设于折流板(6-1)中的拉杆孔(6-1-2)内;拉杆(4)的一端固定在左侧的管板(2)上,另一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该螺母抵设在最右侧的折流板(6-1)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6-2)的内径大于钢管(7-2)外径0.5-1.0mm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6-2)的长度为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结构的圆弧所对应的夹角大于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其特征在于:导热介质由左管箱(1)进入,并经过左侧的管板(2)进入若干根整体型螺旋翅片管(7)的钢管(7-2)内,整体型螺旋翅片管(7)由厚壁钢管整体机械轧制而成,即螺旋翅片(7-1)与钢管(7-2)成一体,使原有的钢管(7-2)表面得到很大扩展,增大了传热面积,而形成一种独特高效的传热元件,所以接触热阻损失的问题不存在,并且整体型螺旋翅片管(7)强度高、耐高温、耐机械振动,传热、机械及热膨胀性能较好;最后经过右侧的管板(2)流入右管箱(5)内,并流出;与此同时,待热交换介质由筒体(3)的入口进入到筒体(3)内,与螺旋翅片(7-1)直接接触的同时,经由交错设置的若干个折流板(6-1)的折流,增加流经路径,且其热量被流经钢管(7-2)内的导热介质带走,最终达到热交换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恒达石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兰州恒达石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38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管材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虚拟现实系统及设备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