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窑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3478.4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3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方嘉宾;韩涛;魏进家;张晓君;刘汉卿;张慧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B5/43 | 分类号: | C03B5/43;C03B5/235;C03B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窑炉结构,包括玻璃纤维熔化池,所述玻璃纤维熔化池包括池底,池底上方四周设置有池壁,四周的池壁顶部设置有大碹,所述池底呈阵列设置有若干电助熔设备及若干导热棒,且导热棒和电助熔设备交错设置,使用时,所述电助熔设备位于玻璃纤维熔化池液面以下,所述导热棒的上部位于玻璃纤维熔化池液面之上。本发明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玻璃液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窑炉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玻璃制造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其高能耗高成本的问题一直没有被很好的解决。目前,浮法玻璃窑炉被普遍用作溶制配合料、生产玻璃液的大型热工生产设备,炉窑内燃料燃烧后主要传热方式为窑内辐射及烟气与玻璃液面直接接触导热,烟气与玻璃液温差较大,传热效率不高。因此其底部装有电助溶设备,玻璃窑炉电助溶设备电耗能占生产所需总电耗能35%左右,耗能巨大。且比相同能耗下采用天然气成本高出两倍多,这使得玻璃生产成本难以降低,玻璃制造技术发展受限。
玻璃炉窑玻璃生产过程中,由于边界层效应、流动受限的缘故,靠经池底等部分玻璃液传热状况不佳,容易出现玻璃液池内温度不均匀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窑炉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玻璃窑炉电助溶设备耗能大,成本高的问题以及窑内玻璃液受热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玻璃液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纤维窑炉结构,包括玻璃纤维熔化池,所述玻璃纤维熔化池包括池底,池底上方四周设置有池壁,四周的池壁顶部设置有大碹,所述池底呈阵列设置有若干电助熔设备及若干导热棒,且导热棒和电助熔设备交错设置,使用时,所述电助熔设备位于玻璃纤维熔化池液面以下,所述导热棒的上部位于玻璃纤维熔化池液面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大碹采用耐火材料烧结锆英石砖制成,所述池壁采用耐火材料AZS33电熔砖制成,所述池底采用耐火材料电熔锆钢玉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棒为圆柱形,且导热棒与池底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纤维熔化池中液面深度为1100-1300mm,所述导热棒的长度为2000mm,直径为160mm。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棒与电助溶设备之间间距为900-1000mm。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棒采用SiC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棒表面涂有耐高温氧化材料,所述耐高温氧化材料采用ZS-1021。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棒上装有若干凹槽肋片,所述玻璃纤维熔化池中液面以上的凹槽肋片均匀分布,所述玻璃纤维熔化池中液面以下的凹槽肋片从上至下逐渐变密。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肋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凹槽肋片的径向外表面设置有第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肋片的直径为500mm,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径向宽度为70-80mm,深度为5mm;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为20-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玻璃纤维窑炉熔化池底部布置交错排布导热棒,当玻璃液在熔化池中缓慢流动,玻璃液面与高温烟气接触以及与大碹、胸墙辐射导热,池面以上导热棒与高温烟气通过热对流以及与大碹、胸墙辐射增强传热,进一步将热量传给玻璃液,池面以下玻璃液进行绕流运动,扰动增大,整体传热效果增强,进而可以增强传热,增加效率,减少电助溶设备的使用,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玻璃液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34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性好的救援绳索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式消防爬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