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加热快速合成纳米多孔LiMnO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9207.1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1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军;张蝶;崔立志;李新海;王志兴;王接喜;颜果春;彭文杰;胡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5/12 | 分类号: | C01G45/12;H01G11/24;H01G11/46;H01G11/5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李琼芳 |
地址: | 41001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加热 快速 合成 纳米 多孔 limn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加热快速合成纳米多孔LiMnO2的方法,包括:(1)将氯化锰溶液于雾化器中进行热解,将所得的锰氧化物于管式炉中升温并保温一段时间,随炉冷却,得到纳米多孔前驱体Mn2O3;(2)将所得的纳米多孔前驱体Mn2O3与锂源混合均匀,再于微波反应器中,在保护气氛下进行保温;(3)待冷却后研磨均匀,得到纳米多孔LiMnO2。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多孔LiMnO2首次充电比容量高、首效低,具有高效预锂化特性,脱锂过程发生不可逆相变,经过几次充放电循环后,其脱锂产物比表面积大,具有电容特性,可以增大锂电容正极的容量,提升整个器件的能量密度,因而在锂离子电容器的预锂化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加热快速合成纳米多孔LiMnO2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容器中,预锂化技术是核心技术也是难点所在,预锂化技术既可以实现对负极的预锂化,使负极处于一个低而稳定的电压平台上,提高锂离子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又可以为该器件提供多余的锂,用于补偿首次循环SEI膜的形成及后续循环过程中的的锂的损失。
LiMnO2是一种同质多晶的化合物,分为单斜和层状两种结构,层状LiMnO2的理论比容量高达285mAh/g,且其成本低、安全无毒,是目前已知具有较高理论比容量的正极材料之一,其循环性能较差的特性在预锂化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层状LiMnO2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合成法、溶胶凝胶合成法、水热合成法、共沉淀合成法等,传统方法制备的层状LiMnO2材料结构不理想,从而存在充电比容量过低、放电比容量过高、首次库伦效率过高等问题,不适合直接用作预锂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电化学容量高、合成操作简单、适用作预锂化剂的纳米多孔LiMnO2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波加热快速合成纳米多孔LiMnO2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氯化锰溶液于雾化器中进行热解,将所得的锰氧化物于管式炉中升温并保温一段时间,随炉冷却,得到纳米多孔前驱体Mn2O3;
(2)将所得的纳米多孔前驱体Mn2O3与锂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再于微波反应器中,在保护气氛下进行保温;
(3)待冷却后研磨均匀,得到纳米多孔LiMnO2。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升温速率为5~10℃/min;所述管式炉保温的温度为300~600℃,保温的时长为2~6h;所述管式炉为空气气氛。通过管式炉保温后,能够获得纯度高的纳米多孔前驱体Mn2O3。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氯化锰溶液的浓度为0.1~0.5mol/L,能够确保生成理想的纳米多孔球形形貌。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热解气体为空气或氧气,热解气体的气体流速为2~6L/min。气体流速过低,所合成前驱体形貌表面致密度增加,降低孔隙度和比表面积,不利于获得影响的形貌,气体流速过高,所获得的产物杂质含量高。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热解的温度为600~900℃。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保温的温度为400~800℃;保温的时间为5~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92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