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用稀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58205.0 | 申请日: | 2021-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3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同卿;王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同卿;王盼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C05G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载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16 | 代理人: | 潘晓盈 | 
| 地址: | 47729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用 稀土 增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稀土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农用稀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一种农用稀土增效剂,质量百分含量算,由以下物质组成:4.5‑5.5%的固态稀土,0.6‑1.0%的调节剂,6.0‑7.0%的微量元素,其余为水,所述固态稀土由镧、铈、钕三种元素组成。农用稀土增效剂项目对农作物增产效果极佳,主要功能,增产增收,防病除害,提前成熟,防寒抗旱,蔬松土壤,减少氮磷钾投放,保持绿色环境等功效。稀土元素都是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处理,所有元素处于螯合状态,能够被作物及时、充分的吸收利用,有效提高作物的抗病害能力和作物品质,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减少植株体能量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农用稀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简称稀土。
农用稀土(也叫稀土农用)英文:Rare Eare,是稀土化工和稀土生物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科学,包括植物应 用和动物应用两个方面。
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族元素,它由性质十分相似的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 铒、铥、镱、镥15种元素和与镧系元素性质十分相似的钪、钇十七种元素组成,统称稀土元素。
我国稀土资源得天独厚,居世界首位,由于稀土元素独特的电子层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磁、光、电等特性, 因此稀土材料广泛应用与治金机械、石油化工、轻工农业、电子信息、能源环保、国防军工和高新材料等多个行业,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当今世界各国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防尖端技术不可缺少的战略 物资。
1917年中国发现了钡、锶、铈对水绵生物作用的论文,开创了稀土元素的生物活性的研究先河,20世纪30 年代,苏联对稀土的植物生理效应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涉及作物有豌豆、萝卜、黄瓜、亚麻和橡胶等,且明确了 对上述作物的促进作用。
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通过深入的试验研究与反复的生产实践,与1985年获得了重大突破,即在 稀土农用技术、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毒理卫生学,分析检测及农用产品工艺等领域取得多项成果和研究报告,并 成功将稀土元素,应用于我国农业生产,从而将时停时续进行了几十年的稀土生物活性研究,发展成一项实用技术, 成为世界第一个把稀土元素作为一种商业性产品,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
当前农业发展应用领域中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应用,基本上属于空白和试验推广阶段,目前大部分用于肥料中 的微量元素基本上依旧处在氮磷钾为主的状态,作物的产量或许很高,但品质相对较差。即使市场上有部分推广产 品,大部分也属于微量元素,处在无机状态或者分子状态,无法被作物有效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稀土增效剂,用以解决肥料中的微量元素无法被作物有效充分的吸收和利用,使用现有肥 料作物品质差。
一种农用稀土增效剂,质量百分含量算,由以下物质组成:4.5-5.5%的固态稀土,0.6-1.0%的调节剂,6.0-7.0% 的微量元素,其余为水,所述固态稀土由镧、铈、钕三种元素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锌、锰、硼、镁、铜。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剂为pH调节剂。
一种农用稀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粉末状原材料,所述原材料颗粒粒径为40-60目,使固态稀土:pH值3、含量≥45%;
(2)配合稀土元素每亩以10-30克加入微量元素、pH调节剂、光合剂,搅拌1-2小时,得到固态稀土混合料;
(3)在溶解罐中加入纯水,开始搅拌,搅拌20分钟后,50kg/分的速度加入硝酸或盐酸,搅拌不小于20分钟 时间,使其酸度pH值达到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同卿;王盼,未经王同卿;王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82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