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欧当归内酯A在制备抗心梗后心室重构的药物中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6323.8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6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竞之;刘彬;谭章斌;徐由财;丁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365 | 分类号: | A61K31/365;A61K36/232;A61K36/236;A61P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5102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当归 内酯 制备 抗心梗后 心室 药物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欧当归内酯A在制备抗心梗后心室重构的药物中用途,欧当归内酯A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低,来源于传统中药当归、川芎,具有一定安全性,而且制备成本亦较低,可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抗心梗后心室重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欧当归内酯A在制备抗心梗后心室重构的药物中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ACEI、ARB等防治心梗后心室重构的疗效已被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并写入治疗指南。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尽管使用了ACEI、ARB,甚至多种药物联用,慢性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仍持续走高,5年死亡率高达50%,心室重构仍沿着目前未知的机制发展至心衰。因此深入探索心梗后心室重构的确切发病机制和有效药物,无疑对防治心梗后心室重构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以后的研究证实心肌梗死后心肌压力超负荷刺激心肌组织分泌RAAS系统成分是产生和促进心梗后心室重构的重要神经内分泌途径。而在此途径中RAAS系统的核心物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的分泌则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阻断AngⅡ成为抑制重构的最佳药物。
AT1受体(Angiotensin II type 1receptor,AT1R)是一种膜受体,它具有激素受体的所有特征。它介导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所有病理生理功能,包括平滑肌收缩,醛固酮、儿茶酚胺和精氨酚释放,调节液体量和促进细胞增殖等。
欧当归内酯A(Levistilide A)是中药当归、川芎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当归、川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活血类中药,目前报道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及抗纤维化等作用。目前没有欧当归内酯A治疗心梗后心室重构的相关报道,以及未见报道其与AT1受体的关系。
目前ACEI、ARB等防治心梗后心室重构的疗效已被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并写入治疗指南。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尽管使用了ACEI、ARB,甚至多种药物联用,慢性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仍持续走高,5年死亡率高达50%,心室重构仍沿着目前未知的机制发展至心衰。因此深入探索心梗后心室重构的确切发病机制和有效药物,无疑对防治心梗后心室重构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欧当归内酯A在制备抗心梗后心室重构的药物中用途,欧当归内酯A可以降低AT1受体的活性,能够用于防治心梗后心室重构,满足人们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欧当归内酯A在制备抗心梗后心室重构的药物中用途。
有益效果:
欧当归内酯A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低,来源于传统中药当归、川芎,具有一定安全性,而且制备成本亦较低,可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抗心梗后心室重构药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欧当归内酯A抑制AngII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图片,其中(A)欧当归内酯A对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B)欧当归内酯A对AngII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注:**P<0.05VS Model。
图2为欧当归内酯A对AngII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AT1R表达的影响,其中(A)欧当归内酯A对AngII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AT1R表达的影响;(B)AT1R相对表达量。注:**P<0.05VSModel。
图3为AT1R-欧当归内酯A络合物的三维晶体结构。
图4为欧当归内酯A与AT1R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其中A:20ns后表面可视化模型;B:重原子均方根偏差(RMSD)变化曲线。
图5为不同浓度的欧当归内酯A(10μM、20μM和40μM)对AT1R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拟合曲线,表面等离子共振信号以共振单位(RU)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63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