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贮箱连接套孔深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4955.0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4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义;黄垒;马纪辉;胡思宇;宋一平;李欣潼;王紫光;杨帆;洪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21/18 | 分类号: | G01B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连接 套孔深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贮箱连接套孔深测量装置,包括壳体,且所述壳体包括有水平段与持握段。本发明中,枪式结构设置的壳体,使得操作者可以单手操作,便于在特殊工况的使用,在底部有电池仓及底盖,可以迅速更换电池继续测量,为了便于在电池耗尽时,不会因为等待充电时中断工作,以适应卫星测试时的外部环境,保证了测试的便捷性,显示器模块发生指定的指令后,单片机模块接收信号而控制探测端运行,传感器模块检测到的信息经过信息采集模块记性处理之后转移到单片机模块,单片机模块则将信息转移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以完成数据测量,无需人为进行多点测量,进而提升测量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总装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卫星贮箱连接套孔深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卫星安装贮箱过程中,需要用一种连接套及适应的螺钉将贮箱与卫星承力筒有效连接,卫星承力筒与贮箱耳片的深度数据决定了连接套的长度尺寸,因此需要准确的测量数据。
目前,现有的测量方式是采用数显深度尺人工检测的,需多点采集,取一平均值作为计量结果,这种检测方式操作时间较长,人工测量误差较大,且孔类零件的内表面形状或其它一些参数,又难以方便快捷地测量出来,所以测量结果差异比较大,一致性差,同时在卫星上测量时,由于卫星的高度及其本身特点,测量难度较大,严重影响测量效率,因此,亟待提出相应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卫星贮箱连接套孔深测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卫星贮箱连接套孔深测量装置,包括壳体,且所述壳体包括有水平段与持握段,所述水平段一侧活动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持握段外表壁固定安装有打印机驱动接口,所述壳体内表壁固定安装有传感器与处理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采用一体式设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持握段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池仓以及与电池仓固定连接的底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系统包括有处理器模块、传感器模块、核心处理电路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处理器模块、传感器模块、核心处理电路模块、显示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提供独立供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处理器模块采用STM32F429处理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传感器模块采用LVDT型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显示模块采用3.5寸的串口触摸屏。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枪式结构设置的壳体,使得操作者可以单手操作,便于在特殊工况的使用,采用更换电池的形式,在底部有电池仓及底盖,可以迅速更换电池继续测量,为了便于在电池耗尽时,不会因为等待充电时中断工作,以适应卫星测试时的外部环境,保证了测试的便捷性。
2、本发明中,显示器模块发生指定的指令后,单片机模块接收信号而控制探测端运行,传感器模块检测到的信息经过信息采集模块记性处理之后转移到单片机模块,单片机模块则将信息转移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以完成数据测量,无需人为进行多点测量,进而提升测量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系统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49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油料仓储智能管理系统
- 下一篇: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和储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