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里食虱跳小蜂的规模化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4504.7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8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子强;王朝红;高晶;修宝林;叶凤娴;毛润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朱聪聪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阿里 食虱跳小蜂 规模化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阿里食虱跳小蜂的规模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阿里食虱跳小蜂种群:在相对隔离的环境下饲养柑橘木虱寄主植物、柑橘木虱与阿里食虱跳小蜂,形成混合种群,保证饲养条件稳定,柑橘木虱寄主植物长势稳定,维持数量充足的寄生蜂;
(2)准备柑橘木虱待寄生种群:在饲养笼中放置健康的寄主植物,通过修剪、水肥控制促进嫩梢发生;当寄主植物的嫩芽生长至适合柑橘木虱产卵时,选取步骤(1)中的柑橘木虱成虫接入饲养笼中,待柑橘木虱在嫩梢上产卵2~4天后,将所有成虫取出;继续饲养笼中的柑橘木虱卵,卵发育至合适阶段时开始接种寄生蜂;
(3)接种寄生蜂:采集步骤(1)中的阿里食虱跳小蜂成虫接入准备好的柑橘木虱待寄生种群中饲养,饲养期间及时去除新羽化的木虱成虫;
(4)收集寄生蜂:靠外的部位,寄生蜂幼虫在柑橘木虱若虫体内很快开始化蛹,从接入寄生蜂成虫后开始算起,第13~15天陆续有新蜂羽化,持续约7天,期间可持续收蜂;
所述步骤(2)中,柑橘木虱成虫的接入数量为每个嫩梢2~3头;所述合适阶段为:当柑橘木虱若虫龄期一致时,出现3龄若虫时即为合适阶段;当柑橘木虱若虫龄期不一致时,3龄若虫占比30%以上时即为合适阶段;
所述步骤(1)中,保证饲养条件稳定,柑橘木虱寄主植物长势稳定,维持数量充足的寄生蜂具体包括:1)控制环境温度为25~30℃,湿度为45~75%,光照时长为12~16小时,植株中部的光照强度大于3000lx;2)控制水肥管理,确保寄主植物长势良好,嫩梢发生量稳定;3)控制非目标生物的种群数量;4)野外采集阿里食虱跳小蜂,补充种群数量;
所述步骤(3)中,阿里食虱跳小蜂成虫的接入数量满足:雌性阿里食虱跳小蜂成虫与柑橘木虱的数量比为1:15~30,继续饲养,期间未被寄生的柑橘木虱羽化先于寄生蜂,在寄生蜂羽化前及时去除新羽化的柑橘木虱成虫;
所述步骤(2)中,饲养笼六面覆网,透光性满足植物中部的光照强度大于3000lx,网的目数大于50目,孔径小于0.28mm,侧面设有1个用于日常管理的开口,顶部设有2个用于收集阿里食虱跳小蜂成虫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里食虱跳小蜂的规模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收集完寄生蜂后,将寄主植物重复利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阿里食虱跳小蜂的规模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植物连续重复利用的次数不超过3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里食虱跳小蜂的规模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目标生物包括螨、病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里食虱跳小蜂的规模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相对隔离的环境是指单独的饲养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里食虱跳小蜂的规模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植物水肥控制包括:通过修剪、浇水施肥促进新芽集中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45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