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OI横向匀场高压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制造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2823.4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1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章文通;吴旸;张科;何乃龙;乔明;李肇基;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40;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欢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oi 横向 高压 功率 半导体器件 制造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SOI横向匀场高压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包括第一导电类型衬底,第二导电类型漂移区,第一导电类型电场钳位层,第一和第二导电类型阱区,第一介质氧化层形成场氧化层,第二介质氧化层形成栅氧化层,第二导电类型埋层,第二导电类型源端重掺杂区,第二导电类型漏端重掺杂区,第一介质氧化层和浮空场板多晶硅电极构成纵向浮空场板,分布在整个第二导电类型漂移区中,形成纵向浮空等势场板阵列;本发明在器件开态时,纵向浮空场板表面能够形成积累层,提高了器件的饱和电流。同时电极深入介质层,电极自适应在氧化层内部产生电荷,增加介质电场,实现ENDIF效果,提高器件的击穿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领域,主要提出了一种SOI横向匀场高压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功率半导体器件由于具有输入阻抗高、开关速度快、损耗低、安全工作区宽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及外设、消费电子、网络通信,电子专用设备与汽车电子、仪器仪表、LED显示屏以及电子照明等多个方面。横向器件由于源极、栅极、漏极都在同一表面,易于通过内部连接与其他器件及电路集成,被广泛运用于功率集成电路中。SOI材料由于其具有泄漏电流小、无隔离阱形成寄生PN结电容、扛闩锁效应强、抗辐照性能好而广受应用,在高速、低功耗、抗辐照以及耐高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被誉为“21世纪硅集成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SOI横向匀场高压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在器件关态引入全域MIS耗尽机制,提高器件耐压。同时,在器件开态时,浮空场板表面能够形成积累层,降低比导通电阻,并提高饱和电流。该结构提高了器件电流密度,消除了Snapback现象对器件输出特性的影响,提高器件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一种SOI横向匀场高压功率半导体器件,包括:
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衬底11、第一导电类型阱区12、第一导电类型源端重掺杂区13,第二导电类型漂移区21、第二导电类型阱区22、第二导电类型源端重掺杂区23,第二导电类型漏端重掺杂区24,第一介质氧化层31、第二介质氧化层32、第三介质氧化层33、埋氧层34、多晶硅电极41、控制栅多晶硅电极42、源极金属52,漏极金属53;
其中,埋氧层34位于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衬底11上方,第二导电类型漂移区21位于埋氧层34上方,第一导电类型阱区12位于第二导电类型漂移区21的左侧,第一导电类型源端重掺杂区13和第二导电类型源端重掺杂区23位于第一导电类型阱区12中,第二导电类型阱区22位于第二导电类型漂移区21的右侧,第二导电类型漏端重掺杂区24位于第二导电类型阱区22中;第二介质氧化层32位于第一导电类型阱区12上方,并且其左端与第二导电类型源端重掺杂区23相接触,右端与第二导电类型漂移区21相接触;第三介质氧化层33位于第二介质氧化层32与第二导电类型漏端重掺杂区24之间的第二导电类型漂移区21的上表面;控制栅多晶硅电极42覆盖在第二介质氧化层32的上表面并部分延伸至第三介质氧化层33的上表面;
第一介质氧化层31和多晶硅电极41构成纵向延伸的纵向浮空场板,纵向浮空场板的个数为1个到多个;源漏方向上相邻的纵向浮空场板错开排布;纵向浮空场板周期性的分布在整个第二导电类型漂移区21中,形成具有多个等势浮空槽的耐压层,同时等势浮空槽与埋氧层34相连接,多晶硅电极41插入埋氧层34内,但不穿通埋氧层34;相邻纵向浮空场板的纵向间距和横向间距相等,横向为源漏方向,纵向为垂直于源漏方向。
作为优选方式,纵向浮空场板的截面形状是矩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六边形。
作为优选方式,在第二导电类型漂移区21的表面引入电场钳位层14,即Ptop层。
作为优选方式,器件改为LIGBT器件,或PLDMOS器件。
作为优选方式,在源端下方去除一部分埋氧层;或者/并且在漏端下方去除一部分埋氧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28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肉牛健康自动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烟草运输车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