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的负荷均匀分布构形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2813.0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0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徐黎明;徐良华;董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2465 | 分类号: | H01M8/2465;H01M8/2475;B60L50/7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负荷 均匀分布 构形 | ||
1.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的负荷均匀分布构形,包括外壳(1)、供给管(2)和电池堆主体(5),所述外壳(1)的两侧皆均匀安装有供给管(2),所述电池堆主体(5)设置于外壳(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堆主体(5)包括电池堆(51)和固定板(52),所述电池堆(51)呈叠合设置,所述固定板(5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52)安装于电池堆(51)的两侧,所述固定板(52)的侧面设置有缓冲机构(8),所述电池堆主体(5)的上下两端皆设置有悬架组件(3),且悬架组件(3)的外表面均匀活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电池堆主体(5)的两端皆设置有滑杆(9),所述滑杆(9)与滑块(4)滑动连接,所述电池堆主体(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卸荷组件(6),且电池堆主体(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卸荷组件(7),所述第二卸荷组件(7)与第一卸荷组件(6)结构相同;所述电池堆(51)由数组叠合组成,每组所述电池堆(51)包括基础电池块(511)和分流电池块(513),每组所述基础电池块(511)由三块膜电极叠合而成,膜电极的两端皆开设有卸流槽(512),且膜电极顶部的卸流槽(512)呈平行开设,膜电极底部的卸流槽(512)呈倾斜开设,所述分流电池块(513)的两端皆开设有分流槽(514),所述分流槽(514)的一端贯穿分流电池块(513)的侧面;所述第一卸荷组件(6)包括导流管(61),所述导流管(61)的一端固定于外壳(1)的内壁上,且导流管(61)的另一端均匀固定有分流管(62),所述分流管(62)与分流电池块(513)侧面相抵,且分流管(62)的内腔与分流槽(514)的内腔连通,所述导流管(61)的内部口径大小从左往右均匀递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的负荷均匀分布构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组件(3)包括支架(31),所述支架(31)的一端与外壳(1)的内壁连接固定,且支架(31)的另一端开设有滑槽(32),所述滑块(4)的底部呈“T”形,且滑块(4)的底部穿过滑槽(32)并与支架(31)滑动连接,所述支架(31)内部均匀固定有簧片(33),所述簧片(33)分布于滑块(4)的两侧并与滑块(4)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的负荷均匀分布构形,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52)之间设置有固定杆(53),且两个固定板(52)之间通过固定杆(53)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板(52)的侧面固定有供给罩(5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的负荷均匀分布构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61)的一端呈封闭状,且导流管(61)的另一端设置有介质供给机构(63),所述介质供给机构(63)包括连接管(631),所述连接管(631)与导流管(61)固顶连接,所述连接管(631)背离导流管(61)的一端套设有套管(632)和密封圈(633),所述密封圈(633)的一端内嵌在套管(632)的侧面,且密封圈(633)的另一端抵接有第一弹簧(634),所述套管(632)背离密封圈(633)的一端贯穿外壳(1)的内壁并与外壳(1)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的负荷均匀分布构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8)包括固定套筒(81),所述固定套筒(81)与固定板(52)的侧面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套筒(81)的内部伸缩连接有连接桩(82),所述连接桩(82)的一端抵接有第二弹簧(83),且连接桩(82)的另一端呈圆台状并与外壳(1)的内壁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28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