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机车位置转换开关转鼓车削夹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0703.0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福;袁善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代理公司: | 洛阳启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机车 位置 转换开关 车削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机车位置转换开关转鼓车削夹持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辅助夹持主轴,所述辅助夹持主轴与车削机床装夹连接,所述辅助夹持主轴一侧可拆卸连接有限位圈,所述辅助夹持主轴外侧依次穿插套接有多个转鼓,所述辅助夹持主轴另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六角薄螺母,所述辅助夹持主轴辅助装夹多个转鼓连接车床旋转用于车削加工所述转鼓的外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优化位置转换开关转鼓组装车削工序,提高位置转换开关转鼓组装车削质量,提升位置转换开关转鼓组装加工精度,避免转鼓组装车削时细长轴、有色金属断续车削造成的加工困难,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满足了电力机车位置转换开关检修工艺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机车位置转换开关检修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力机车位置转换开关转鼓车削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SS系列电力机车位置转换开关在大修过程中,机车大修规程对转鼓组装鼓片的厚度有明确要求,当出现厚度过限时必须更换鼓片重新组装,由于更新鼓片按照设计要求为毛坯材料,必须进行车削加工,而转鼓组装设计结构为细长轴,且鼓片结构不规则,材质紫铜,在车削领域细长轴、有色金属断续车削会造成震动剧烈、加工困难,无法保证车削后的粗糙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力机车位置转换开关转鼓车削夹持装置,克服转鼓车削过程中细长轴、有色金属断续车削会造成加工困难,使转鼓车削车削后的粗糙度满足工艺要求,提高加工效率,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机车位置转换开关转鼓车削夹持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辅助夹持主轴,所述辅助夹持主轴与车削机床装夹连接,所述辅助夹持主轴一侧可拆卸连接有限位圈,所述辅助夹持主轴外侧依次穿插套接有多个转鼓,所述辅助夹持主轴另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六角薄螺母,所述辅助夹持主轴辅助装夹多个转鼓连接车床旋转用于车削加工所述转鼓的外圈;
所述多个转鼓两侧设置有第一挡圈与第二挡圈,所述第一挡圈与第二挡圈用于装夹多个转鼓防止其旋转,所述限位圈与六角薄螺母用于紧固所述多个转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夹持主轴一侧加工有主轴外螺纹,所述主轴外螺纹与六角薄螺母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垫圈与第二挡圈中间设置有弹簧垫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圈上下两侧设置有圆锥销,所述圆锥销用于固定限位圈与辅助夹持主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夹持主轴、限位圈、圆锥销与第二挡圈材质为钢材Q23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挡圈为环氧玻璃布板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垫圈为直径24弹簧垫圈,所述六角薄螺母为M24六角薄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电力机车位置转换开关转鼓车削夹持装置,优化位置转换开关转鼓组装车削工序,提高位置转换开关转鼓组装车削质量,提升位置转换开关转鼓组装加工精度,确保位置转换开关接触性能及运用可靠性,避免转鼓组装车削时细长轴、有色金属断续车削造成的加工困难,车削后的粗糙度不满足要求,采用转鼓车削辅助夹持装置后,车床加工主轴由812mm长度减少至289mm,车削时被加工件震动减少80%,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满足了电力机车位置转换开关检修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辅助夹持主轴装配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辅助夹持主轴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限位圈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对比例的转鼓组装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对比例的转鼓组装主轴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0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高的人工鱼礁
- 下一篇:孔蛋白单体的突变体、蛋白孔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