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边部缺陷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5125.1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2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干丛龙;李青;李赫然;石志强;李震;郭标富;陈德青;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8 | 分类号: | G01N21/95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秦晓东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缺陷 检测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玻璃边部缺陷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玻璃平行摆放,相邻两个所述玻璃采用间隔件间隔,形成玻璃堆叠柱;将所述玻璃堆叠柱运至暗室,将光照射入所述玻璃堆叠柱的一侧且穿过所述玻璃堆叠柱;从所述玻璃堆叠柱远离所述光的照射端的一侧观察所述玻璃堆叠柱,确定是否有缺陷,若有缺陷,则根据所述玻璃堆叠柱确定具有缺陷的玻璃的位置,若无缺陷,则检测合格。本玻璃边部缺陷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对玻璃边部缺陷检测,不会漏掉小尺寸缺陷,提高了产品品质,操作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玻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边部缺陷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切割、研磨,当生产线异常时易出现切割掉片、微裂纹、欠磨、烧边等边部缺陷,需要对此类缺陷进行检测。
目前采用人工肉眼直接检测,但是由于此类缺陷尺寸较小,不易发现,容易出现漏检现象,导致产品品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边部缺陷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对玻璃边部缺陷检测,不会漏掉小尺寸缺陷,提高了产品品质,操作非常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玻璃边部缺陷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玻璃平行摆放,相邻两个所述玻璃采用间隔件间隔,形成玻璃堆叠柱;
S2、将步骤S1得到的所述玻璃堆叠柱运至暗室,将光照射入所述玻璃堆叠柱的一侧且穿过所述玻璃堆叠柱;
S3、从所述玻璃堆叠柱远离所述光的照射端的一侧观察所述玻璃堆叠柱,确定是否有缺陷,若有缺陷,则根据所述玻璃堆叠柱确定具有缺陷的玻璃的位置,若无缺陷,则检测合格。
可选地,在步骤S1中,所述玻璃平行摆放为玻璃水平放置,且沿竖直方向堆叠放置。
可选地,在步骤S1中,所述间隔件为间隔纸或间隔橡胶板。
可选地,所述间隔件的边缘延伸出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玻璃,延伸长度为1-20mm。
可选地,在步骤S1中,相邻两个所述玻璃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5mm。
可选地,在步骤S1中,所述玻璃堆叠柱的高度大于100mm。
可选地,在步骤S2中,所述光的照射方向与所述玻璃堆叠柱的一侧垂直设置。
可选地,在步骤S2中,产生所述光的光源离所述玻璃堆叠柱的距离为1-5cm。
可选地,在步骤S2中,所述暗室为万级无尘空间,所述暗室内的湿度小于65%。
可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确定是否有缺陷,具体为:
若穿过所述玻璃堆叠柱的光线均匀无异像,则判定为无缺陷;
若穿过所述玻璃堆叠柱的光线具有不均匀、亮点或暗点的情况,则判定为有缺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将玻璃堆叠设置,能够一次检测多个玻璃,能够有效的提高检测效率。在堆叠进行检测时,通过间隔设置,能够使得相互之间玻璃在检测时不受干扰,同时通过肉眼可直接观察穿过玻璃堆叠柱的光线,能够根据玻璃堆叠柱在间隔件的作用下直接确定具有缺陷的玻璃的位置,将有缺陷的玻璃取出,其余没有缺陷的玻璃即可判定为合格品,从而不会出现误判的情况。本检测方法能够肉眼进行观察光线情况,提高了对玻璃的检测准确性,不会出现漏检测的情况,保证了玻璃的产品品质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5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