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初冷器水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4848.X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2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付志超;王延斌;刘海峰;张献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06 | 分类号: | C10K1/06;C10K1/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田秀芬 |
地址: | 056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初冷器 水循环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初冷器水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初冷器控制站DCS(6)获取温度传感器(1-5)测量的初冷器(1)出口的煤气温度T;
S2、S1中煤气温度T25℃时,初冷器控制站DCS(6)开启地下水泵(4-2)和地下水补充阀门(4-3);
S3、S1中煤气温度30℃T35℃时,初冷器控制站DCS(6)进一步调节煤气进气阀(1-2)、煤气出气阀(1-4)的开度至1/2;
S4、S1中煤气温度T35℃时,初冷器控制站DCS(6)进一步调节煤气进气阀(1-2)、煤气出气阀(1-4)的开度至1/4;
S5、S1中煤气温度T25℃时,判定上段循环水池(2-1)水质条件,水质条件不好则由初冷器控制站DCS(6)启动上段循环水池(2-1)净化程序;
S5中,上段循环水池(2-1)净化程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1、初冷器控制站DCS(6)开启上段排污阀(2-8),并实时获取第一液位传感器(2-5)测量上段循环水池(2-1)液位L1;
S5.2、当液位L14.5米时,初冷器控制站DCS(6)关闭上段排污阀(2-8),开启地下水泵(4-2)、地下水补充阀门(4-3)和联通阀(5),为上段循环水池(2-1)补水;
S5.3、当液位L15米时,初冷器控制站DCS(6)关闭地下水泵(4-2)、地下水补充阀门(4-3)和联通阀(5),完成上段循环水池(2-1)净化;
S6、S1中煤气温度T25℃时,判定下段循环水池(3-1)水质条件,水质条件不好则由初冷器控制站DCS(6)启动下段循环水池(3-1)净化程序;
基于上述控制方法的初冷器水循环系统包括将炼焦得到的煤气进行冷却的初冷器(1)、在初冷器(1)一段对煤气进行降温的上段水循环装置(2)、在初冷器(1)二段对煤气进行降温的下段水循环装置(3)、与下段水循环装置(3)一起对初冷器(1)二段对煤气进行进一步降温的地下补水装置(4)、控制上段水循环装置(2)与下段水循环装置(3)液位平衡的联通阀(5)和初冷器控制站DCS(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初冷器水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冷器(1)包括安装煤气进气阀(1-2)的煤气入口管线(1-1)、依次安装温度传感器(1-5)和煤气出气阀(1-4)的煤气出口管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初冷器水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水循环装置(2)包括用于储存循环水的上段循环水池(2-1)、连接上段循环水池(2-1)入口与初冷器(1)一段水出口的上段循环回水管线(2-2)、连接上段循环水池(2-1)出口与初冷器(1)一段水入口的上段循环进水管线(2-3)和上段循环水池(2-1)底部设置的上段排污管线(2-4);所述上段循环水池(2-1)安装第一液位传感器(2-5);所述上段循环进水管线(2-3)上安装为上段水循环提供动力的第一水泵(2-6)和第一阀门(2-7);所述上段排污管线(2-4)上安装上段排污阀(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初冷器水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水循环装置(3)包括用于储存循环水的下段循环水池(3-1)、连接下段循环水池(3-1)入口与初冷器(1)二段水出口的下段循环回水管线(3-2)、连接下段循环水池(3-1)出口与初冷器(1)二段水入口的下段循环进水管线(3-3)和下段循环水池(3-1)底部设置的下段排污管线(3-4);所述下段循环水池(3-1)安装第二液位传感器(3-5);所述下段循环进水管线(3-3)上安装为下段水循环提供动力的第二水泵(3-6)和第二阀门(3-7);所述下段排污管线(3-4)上安装下段排污阀(3-8)。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初冷器水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通阀(5)安装在上段循环回水管线(2-2)与下段循环回水管线(3-2)之间的管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48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酸钙研磨助剂
- 下一篇:一种钽-二氧化硅溅射靶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