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福建鸡滑液囊支原体及其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2563.2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5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训良;陈吉龙;许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5/11;A61K39/02;A61P31/04;C12Q1/689;C12Q1/04;C12R1/3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福建 鸡滑液囊 支原体 及其 培养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鸡滑液囊支原体及其培养基。所述鸡滑液囊支原体毒株分离于福州患有鸡滑液囊支原体的病鸡附关节,属于福建省典型毒株。该毒株已保藏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210,保藏日期为2021年3月8号。培养所述鸡滑液囊支原体的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脑心浸出液肉汤、酵母浸出粉、灭活的胎牛血清、L‑半胱氨酸溶液、精氨酸溶液、酚红溶液和辅酶I溶液,pH7.6~7.8。鸡滑液囊支原体接种至该培养基置于37℃的培养箱中静置培养36 h即可达到鸡滑液囊支原体生长峰值,且培养的鸡滑液囊支原体活菌计数不低于1012 CCU/ml。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原分离鉴定及病原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鸡滑液囊支原体及其培养基。
背景技术
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是一种主要引起鸡和火鸡出现呼吸道症状和传染性滑膜炎症状的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在冬春季多发。鸡滑液囊支原体可以直接侵入鸡类软骨组织,导致家鸡的关节肿大肿胀、滑液囊及腱鞘发炎、跛行和瘫痪;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还能够降低蛋鸡产蛋率、蛋品质和孵化率,降低饲料转化率,使酮体废弃率升高,而且鸡滑液囊支原体可以垂直传播,给鸡群滑液囊支原体的扑灭带来很大困难。目前滑液囊支原体在全世界鸡场中都广泛存在,而且鸡滑液囊支原体容易与其他病原体发生交叉感染,加剧各病原体致病力,增加了死亡率,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鸡滑液囊支原体属于柔膜体纲支原体属,直径约0.2~0.4 μm,能通过0.45 μm的细菌滤器,以芽生方式或二分裂法繁殖,经姬姆萨染色后效果良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具有多形性,大部分显示为圆形或梨形;鸡滑液囊支原体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菌株的致病力有差异,引起的症状也因病原的趋向性而不同。鸡滑液囊支原体具有一般支原体的特征:即发酵葡萄糖,不水解精氨酸,不利用尿素。鸡滑液囊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由于细胞壁的缺乏使其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大环内脂类抗生素不敏感,如青霉素等;但是,它们比那些具有细胞壁的病原对环境因素更敏感,鸡滑液囊支原体在羽毛中仅可存活时间3 d,在棉织物中仅能够存活2 d,在木头、秸秆中12 h后即可死亡,因此鸡滑液囊支原体具有更复杂的营养需求,人工培养时,培养基内必须加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I),另外还需加入牛或猪的血清,最适的培养温度为3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鸡滑液囊支原体及其培养基。用本发明的鸡滑液囊支原体培养基培养所分离的鸡滑液囊支原体毒株具有培养方法简便,培养周期短,所需试剂少的优势,在培养和生产鸡滑液囊支原体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如下:
一株鸡滑液囊支原体,所述鸡滑液囊支原体,其分类命名为:
上述一株福建鸡滑液囊支原体分离于福州患有鸡滑液囊支原体的病鸡附关节,经纯化培养,并进行细菌学鉴定和动物感染试验,表明其病原特性稳定。
一对检测上述鸡滑液囊支原体的特异性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如下:
MS-JD506-1:5’-CTTCTATGCTTAAACTTTCC-3’,
MS-JD506-2:5’-TAAAGATATTACAACGACAT-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2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