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系轴向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1382.8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0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荣;孟凡强;潘培娟;安红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8 | 分类号: | G01M13/028;G01M13/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温子云;李爱英 |
地址: | 05600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调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系轴向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所述轴系轴向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轴承(1)及第二轴承(7),分别装配于框架(4)的第一轴承孔、第二轴承孔内;上轴(3),与所述负载框架(6)垂直,固定连接并装配于第一轴承孔内;下轴(8),与所述负载框架(6)垂直,固定连接并装配于第二轴承孔内;调整垫(2),套在所述上轴(3)上并装配于所述上轴(3)与所述第一轴承(1)之间;负载(5),与所述负载框架(6)固定连接,所述负载(5)为能够拆卸并更换的负载。所述轴系轴向调整装置避免了平台由于调整垫毛刺问题而导致后续返工重新调整轴系轴向间隙问题的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稳定平台框架轴向调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系轴向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在平台轴向间隙要求温度及力学环境比较严格的产品领域,机械结构特别是转动结构对温度、力学环境均要求比较严格。轴系通过轴承与框架连接,常规轴系与框架材质不同,热膨胀系数就不同,产品高低温会产生热胀冷缩,低温条件下,轴系与框架均收缩,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收缩量就不同,为防止轴系低温卡滞,常温装配时就要留有合适的间隙。
由于零件加工存在公差,为保证轴系轴向间隙,轴系间需增加调整垫调整保证,常规调整垫使用线切割加工,调整垫边缘难免有毛刺,常温调整合格后,经过振动试验后,调整垫间相互摩擦,毛刺经过打磨后轴向间隙过大,导致控制精度下降。即现有技术中存在平台轴向间隙调整至合格范围内,预振后需要增加新调整垫,导致平台再次振动试验后轴向间隙继续增大的现象。
如试验前对调整垫毛刺进行打磨,或者试验后重新拆解平台进行轴向调整,非常耗费人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轴系轴向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稳定平台在振动试验后由于调整垫毛刺磨损而导致轴向间隙增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轴系轴向调整装置,所述轴系轴向调整装置应用于稳定平台,所述轴系轴向调整装置包括:
框架,为圆周封闭结构,上下两侧加工有轴承孔,用于固定第一轴承、第二轴承;
第一轴承,装配于框架的第一轴承孔内;
第二轴承,装配于框架的第二轴承孔内;
负载框架,为圆周封闭结构,上下两侧加工有安装孔,用于固定上轴、下轴;所述负载框架与上轴和下轴连接后,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转动;
上轴,与所述负载框架垂直,固定连接并装配于第一轴承孔内;
下轴,与所述负载框架垂直,固定连接并装配于第二轴承孔内;所述上轴的中轴线、下轴的中轴线及所述负载框架的中轴线处于同一平面的同一直线上;
调整垫,套在所述上轴上并装配于所述上轴与所述第一轴承之间;
负载,与所述负载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负载为能够拆卸并更换的负载。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轴系轴向调整方法,所述轴系轴向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基于所述轴系轴向调整装置装配的负载,调整所述调整垫的数量,使得上轴与下轴的轴向间隙大于零,且轴向间隙在0.05mm范围内最小;对所述稳定平台进行振动试验;
步骤S202:计算所述稳定平台的轴向间隙变化量A,
A=(a3*L1-a1*L4-a2*L3-a4*L2)(25-T1),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13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增韧氧化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寄存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