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火花成型用烟雾及工作液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0961.0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4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利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10 | 分类号: | B23H1/10;B23H1/00;B23H11/00;B01D35/0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陈格兵 |
地址: | 247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火花 成型 烟雾 工作液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电火花成型用烟雾及工作液处理装置,包括加工液槽、一号输送器、顶罩、电极总成、二号输送器,一号输送器将加工液槽中的加工液抽至顶罩和电极总成,加工液经顶罩的漏液缝隙流下形成环状封闭的水幕隔绝层,电极总成内具有加工液回路和高压气体回路,电极总成上还具有进气口朝下设置的气道,一号输送器将加工液槽中的加工液抽至电极与高压空气混合及烟尘废气形成带颗粒雾化液。本发明将加工液再利用形成水幕隔绝层和带颗粒雾化液,丰富加工液的功能性,同时能对加工液进行降温,避免加工中产生的烟尘废气逸出,提高对工具电极前端的加工屑具有更好的剥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火花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火花成型用烟雾及工作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火花加工的能量,是由电火花电路将放电电源通过放电开关管的通断来形成高频脉冲电流,该高频脉冲电流在经过电极和工件之间形成间隙放电来构成整个电火花加工回路。
电火花加工时,脉冲电源的一极接工具电极,另一极接工件电极,两极均浸入具有一定绝缘度的液体介质(常用煤油或矿物油或去离子水)中。工具电极由自动进给调节装置控制,以保证工具与工件在正常加工时维持一很小的放电间隙(0.01~0.05mm)。当脉冲电压加到两极之间,便将当时条件下极间最近点的液体介质击穿,形成放电通道。由于通道的截面积很小,放电时间极短,致使能量高度集中(10~107W/mm),放电区域产生的瞬时高温足以使材料熔化甚至蒸发,以致形成一个小凹坑。第一次脉冲放电结束之后,经过很短的间隔时间,第二个脉冲又在另一极间最近点击穿放电。如此周而复始高频率地循环下去,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它的形状最终就复制在工件上,形成所需要的加工表面。
电火花加工时,由于瞬时高温会使材料熔化甚至蒸发,进而会产生熔渣及烟尘,故而现有的电火花加工装置都会配置有烟尘清理装置和熔渣收集装置,熔渣收集通常由工作液完成。现有技术中也不乏各种处理工作液和烟尘的结构设计。
如申请号为CN201611241983.3的一种中走丝线切割机用工作液过滤装置中公开了,通过采用内置有多介质过滤器的水箱,对使用后的工作液进行过滤,使其可重复利用,降低了加工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
申请号为CN202011570821.0的具有除烟功能的电火花机中公开了,设置在机头上的防烟罩,防烟罩内绕机头的轴线分别设有环槽和溢流槽,环槽的顶部和溢流槽的顶部连通,溢流槽的底部贯穿于防烟罩的底部,环槽的底部与循环过滤器之间连通有循环组件,防烟罩的顶部连通有吸风组件。该申请能够对工件的加工区域进行密封,从而避免烟雾逸散。
尽管上述申请能分别处理烟尘和工作液,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并不能将处理效果最大化,仍然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电火花成型用烟雾及工作液处理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电火花成型用烟雾及工作液处理装置,包括:
加工液槽,用于盛装有加工液;
一号输送器,与加工液槽相连,能将加工液槽中的加工液抽出;
顶罩,设置在加工液槽的上方,与一号输送器的输出管路相连,所述顶罩的底部具有成环的漏液缝隙,加工液经所述漏液缝隙流下形成环状封闭的水幕隔绝层;
电极总成,设置在顶罩的中心且与顶罩密封连接,所述电极总成内具有加工液回路和高压气体回路,所述加工液回路与一号输送器的输出管路相连,所述加工液回路和高压气体回路在电极总成底部连通并向下延伸贯穿电极总成形成雾化喷口;所述电极总成上还具有进气口朝下设置的气道;
二号输送器,所述二号输送器的输出端与高压气体回路相连,输入端连接气道的出气口,以使加工产生的烟尘废气被加工液润湿吸收经雾化喷口喷出形成带颗粒雾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利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昌利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0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