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裸眼可视化检测探针检测黄曲霉素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940614.8 申请日: 2021-08-17
公开(公告)号: CN113702367B 公开(公告)日: 2023-06-23
发明(设计)人: 罗荧萍;鲁琴芮;刘悦 申请(专利权)人: 川北医学院
主分类号: G01N21/78 分类号: G01N21/78;G01N21/31
代理公司: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代理人: 付钦伟
地址: 6370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裸眼 可视化 检测 探针 黄曲霉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裸眼可视化检测探针检测黄曲霉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溶液1:溶液1含有10‑40mM HEPES缓冲溶液、0.5‑1μM的探针1、5‑200mM的NaCl、5‑200mM的KCl、0.05%‑0.5%的Triton‑X‑100、0.5‑5μM的Hemin;配置溶液2:溶液2含有不同浓度的0‑100μM的AF;配置溶液3:溶液3含有10‑40mM的HEPES缓冲溶液、0.5‑5mM的Hsubgt;2/subgt;Osubgt;2/subgt;、0.5‑4mM的ABTS;检测:将13μL溶液2加入到27μL的溶液1后,再加入10μL溶液3进行反应,并利用酶标仪记录1‑30min时溶液在418nm处的吸收值,用手机拍照记录每一分钟溶液颜色变化情况。本发明操作简单,易携带,低成本,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检测时间快,5分钟即可裸眼看到颜色变化,稳定性好,高灵敏性,可作为用于现场分析食品药品样品中AF的有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中药材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裸眼可视化检测探针检测黄曲霉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是一类剧毒物质,主要由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parasiticus)代谢产生的化学结构类似的二呋喃香豆素衍生化合物。在食品、中药材等加工、贮藏、运输的过程中易霉变而发生黄曲霉毒素污染,而黄曲霉毒素耐高温、不易分解,去除困难,还具有极强的致癌性、致畸及致突变作用,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Ⅰ类致癌物质。此外,黄曲霉毒素具有肝毒性和肾毒性,可引起人或动物的急、慢性中毒。目前,主要包括六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及M2),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毒性最强,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是三聚氰胺的416倍。目前可用于AF检测的主要有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质联用(HPLC/MS)、薄层色谱法(TLC))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其中,TLC灵敏度低、检测限高、稳定性差,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检测要求;HPLC及HPLC/MS的仪器成本高、样品前处理和数据分析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等;ELISA则主要受限于抗体本身存在的保存困难、易失活、成本高等问题的限制。因此,现有的技术难以用于AF的即时筛查(POCT),亟待开发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方法用于AF的检测。

DNA模拟酶(DNAzyme)在H2O2的作用下可将无色的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催化氧化成绿色的ABTS·+。本发明研究者发现AF可抑制DNAzyme的催化活性。在此发现的基础上,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基于DNAzyme的探针用于AF的裸眼可视化检测,当体系中存在AF时,探针的催化反应被抑制,溶液为无色或浅绿色;当不存在AF时,探针可将ABTS催化成ABTS·+,溶液呈深绿色。为进一步提高裸眼可视的直观性,本发明通过计算机分离实时拍摄的照片的RGB通道,将绿色通道通过计算映射成新的RGB图片(G→RGB转化)。该方法具有免标记、快速、灵敏、可裸眼实时监测。本发明有望实现AF的现场快速筛查,为保证食物及药物等制品的安全性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并拓展AF检测探针设计的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裸眼可视化检测探针检测黄曲霉素的方法,该检测具有简单,便携,可裸眼实时监测,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裸眼可视化检测探针检测黄曲霉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置溶液1:溶液1含有10-40mM HEPES缓冲溶液、0.5-1μM的探针1、5-200mM的NaCl、5-200mM的KCl、0.05%-0.5%的Triton-X-100、0.5-5μM的Hemin;

(2)配置溶液2:溶液2含有不同浓度的0-100μM的AF;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北医学院,未经川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06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