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左轮手枪的水下潜器发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0166.1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8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强;刘忠琳;刘斌;张欣召;花芳芳;井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G8/00;B63G8/24;F4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刘西云 |
地址: | 05600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左轮手枪 水下 发射 装置 | ||
1.一种仿左轮手枪的水下潜器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舱段与第二舱段;其中,所述第一舱段包括第一舱壳、轴承(10)、旋转轴(12)以及内部放置有两发以上水下潜器(8)的发射筒(11);所述第二舱段包括第二舱壳(3)、步进电机(14)、电磁弹射装置(15)以及起重装置(16);
所述旋转轴(12)穿过发射筒(11)的中心通孔,且发射筒(11)的下端与旋转轴(12)上设置的限位装置(27)固接,使得两者形成安装于第一舱壳内部的装配体;同时,旋转轴(12)的上端与安装于第一舱壳顶部的轴承(10)连接,下端穿过第二舱壳(3)顶部的通孔后,与位于第二舱壳(3)内部的步进电机(14)连接;同时,所述第一舱壳顶部还设有用于释放水下潜器(8)的出射口;
所述起重装置(16)安装于第二舱壳(3)的内部;所述电磁弹射装置(15)安装于起重装置(16)上,且电磁弹射装置(15)随着起重装置(16)的上升而从第二舱壳(3)顶部的安装孔伸进发射筒(11)中,并与发射筒(11)中当前对准出射口的水下潜器(8)的下表面接触,以驱动当前对准出射口的水下潜器(8)发射出去;同时,电磁弹射装置(15)还用于跟随起重装置(16)的下降而从第一舱壳中返回发射筒(11)的底端之下;所述步进电机(14)用于在完成当前对准出射口的水下潜器(8)的发射后,通过旋转轴(12)带动发射筒(11)旋转,使得下一发水下潜器(8)对准出射口;
其中,一种仿左轮手枪的水下潜器发射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二舱段下方的第三舱段、位于第三舱段下方的水下潜器发射器固定机构;其中,所述第三舱段包括第三舱壳(4)、第一压力传感器(18)、传火结构件(22)以及药盒(23)以及四个气囊组件;所述水下潜器发射器固定机构包括承重底座(5)、四个限位组件、主电源与单片机整合模块(25)、防水插座(26)以及限位底座(33);其中,四个气囊组件均安装于第三舱壳(4)的外部,四个限位组件安装于限位底座(33)的外部;
所述传火结构件(22)安装于承重底座(5)上,并位于第三舱壳(4)的内部,药盒(23)安装在传火结构件(22)中,且传火结构件(22)顶部设有散气孔;
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气体传输管道(20)、安装于气体传输管道(20)上的第一阀门(17)、第二阀门(19)、第三阀门(21)、气囊(7)、安装于气囊(7)内部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3);所述气体传输管道(20)两端分别与气囊(7)和第三舱壳(4)内部连通;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电磁限位装置(24)、限位杆(31)以及限位底座(33);限位杆(31)在电磁限位装置(24)断电后依次插入到限位底座(33)与承重底座(5)的限位槽中,通电后限位杆(31)收缩至限位槽之外,使得承重底座(5)脱离限位底座(33);主电源与单片机整合模块(25)用于为水下潜器发射装置中的所有器件供电,并通过防水插座(26)与潜艇进行信息交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左轮手枪的水下潜器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17)为开关阀门,用于在气囊(7)的压强达到设定要求后,防止药盒(23)爆炸后产生的高压气体从传火结构件(22)进入第三舱壳(4)后,又继续流入气囊(7)内;
所述第二阀门(19)为泄气阀门,用于降低气囊(7)的压强;
所述第三阀门(21)为泄气阀门,用于降低第三舱壳(4)内部的压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左轮手枪的水下潜器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舱壳(3)外壁上还安装有用于实时测量所述水下潜器发射装置当前所处水深的水压的第三压力传感器(29),且内部还安装有单片机(28);
所述单片机(28)用于根据第三压力传感器(29)以及四个第二压力传感器(13)来控制第一阀门(17)、第二阀门(19)、第三阀门(21)的开启和关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左轮手枪的水下潜器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7)的材料为以尼龙网为基体的橡胶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01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磨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晶沟槽镀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