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收波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0000.X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1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解明;李煜宇;郭萍梅;万翠翠;钱凡;杨程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7/317 | 分类号: | H01J37/317;H01Q17/00;H05K9/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张晓冬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材料 表面 改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波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S1.对吸波材料的表面层进行改性处理,获得具有改性表面层的吸波材料;所述改性处理包括将所述表面层与刻蚀源进行反应;S2.去除所述改性表面层;S3.重复循环步骤S1‑S2,获得目标吸波材料;S4.以所述目标吸波材料作为核心基体,通过前驱体进行纳米包覆处理;S5.重复循环步骤S4,直至获得目标改性吸波材料。可以有效保证在轻薄的吸波材料上去除表面氧化层,精确控制吸波材料的厚度和重量,精度可达0.1nm;进行纳米包覆处理,可以精确控制包覆层的厚度,精度可以达到0.1nm,且包覆层厚度均匀;两个工艺相结合,保证了吸波材料既质量轻、厚度薄,同时又具有较佳的耐蚀性和优异的导电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波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持续的发展,电磁波大范围的应用于通信、医疗、军事、工业以及电子器械等各个领域,为社会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与此同时,电磁波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显出来,甚至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利用吸波材料吸收和损耗入射电磁波的能量,使其转变为其他类型的能量。高性能吸收和保护材料已成为电磁材料领域的重点之一。
吸波材料应具有质量轻、厚度薄、吸收能力强和吸收频带宽等特点。然而,目前已有的吸波材料的耐蚀性、导电性、抗氧化性和耐高温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表面改性是提高吸波材料性能的常用手段。但是,目前常见的表面改性手段不足以解决这些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吸波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以解决如何使吸收波材料同时满足轻薄且耐蚀和导电性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吸波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对吸波材料的表面层进行改性处理,获得具有改性表面层的吸波材料;
所述改性处理包括将所述表面层与刻蚀源进行反应;
S2.去除所述改性表面层;
S3.重复循环步骤S1-S2,获得目标吸波材料;
S4.以所述目标吸波材料作为核心基体,通过前驱体进行纳米包覆处理;
S5.重复循环步骤S4,直至获得目标改性吸波材料。
可选的,所述刻蚀源包括:氯化物、氟化氢吡啶和碳氟化合物中任意一种。
可选的,所述去除所述改性表面层包括:将所述表面化合物与置换元素源进行脱附反应。
可选的,所述刻蚀源包括:氯化物、氟化氢吡啶和碳氟化合物中任意一种。
可选的,所述置换元素源包括:三甲基铝、锡乙酰丙酮、二甲基氯化铝和四氯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吸波材料包括:铁系吸波材料、碳基吸波材料、陶瓷基吸波材料、导电聚合物、手性材料和离子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铁系吸波材料包括:羰基铁、铁硅合金、铁硅铝合金、铁钴合金和铁氧体中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碳基吸波材料包括:石墨烯、石墨、炭黑、碳纤维和碳纳米管中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陶瓷基吸波材料包括:含氧化物、碳化物和氮化物中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前驱体包括:三甲基铝、锡乙酰丙酮、二甲基氯化铝和氟化氢吡啶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纳米包覆处理的包覆层成分包括:氧化物、氟化物、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汉大学;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0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