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勘探系统及其采集数据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6146.7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5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天巡遥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1V1/28;G01S19/4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勘探 系统 及其 采集 数据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地震勘探系统,包括控制中心、GPS卫星、移动站、基准站和若干采集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节点包括中央控制单元MCU、GPS模块、TCXO晶体振荡器、存储模块、电源、DAC模块和ADC模块;
所述电源负责为整个采集节点供电;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MCU负责管理节点的数据采集任务;
所述TCXO晶体振荡器为DAC模块与ADC模块提供时间服务和标准时间基准;
所述DAC模块和ADC模块为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地震数据;
所述GPS模块协同GPS卫星用于获取定位信息和时间信息;
所述存储模块包括FIFO存储器和SD卡,FIFO存储器用于零时缓存数据,SD卡用于存储最终的节点地震数据;
地震勘探时,将若干采集节点布设于野外各区域,并开启电源进行节点自检;自检合格后GPS模块接收GPS卫星同步信号,开始采集地震数据,中央控制单元MCU将采集到的地震数据存入FIFO存储器,当FIFO存储器中的数据存储达到一定容量后,中央控制单元MCU从FIFO存储器中读取数据并以数据块文件的形式存储于SD卡中;勘探结束后回收采集节点,并将各采集节点SD卡中的数据下载聚合到控制中心的数据库中进行后期数据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自检的具体流程为:采集节点执行节点自检,自检指标包括检波器电阻、灵敏度、阻尼、自然频率、排列噪声和温度;发送包含测试参数的自检消息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接收每个采集节点的自检消息并判断采集节点是否正常;若采集节点正常则自检合格,控制中心将为每个采集节点配置采集参数并启动采集任务,否则给出警示以提醒相关人员进行故障诊断并手动修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PS卫星同步信号包括GPS定位信号和GPS时间信号,采集节点根据GPS定位信号获取伪距单点定位观测数据,并将包含伪距单点定位观测数据的地震数据存储于SD卡中,在不需要高精度定位的情况下,可直接使用该伪距单点定位观测数据获取定位信息,采集节点根据GPS时间信号获取GPS时间,并将获取到的GPS时间作为SD卡中时间同步文件夹的名称,SD卡中每个地震数据块都有时间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震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DC模块采用型号为ADS1282的32位高分辨率ADC,ADS1282的数据输出引脚DRDY与中央控制单元MCU的中断引脚相连,中央控制单元MCU在DRDY输出信号的下降沿读取数据;ADS1282的同步输入引脚SYNC施加有连续时钟信号且其频率为数据输出速率的整数倍;地震数据就绪后中央控制单元MCU产生中断,ADC将32位数据发送到中央控制单元MCU;当DRDY发生中断时,一个数据点就是输出,中央控制单元MCU统计ADC数据点的数量,并在采样点达到一定数量时拍摄GPS时间和ADC数据点数量的快照用于对齐数据;当发生时间同步事件时,ADC生成的数据点数量以及准确的GPS时间将作为时间同步文件存储于SD卡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CXO晶体振荡器的震荡频率fo为16.384MHz±0.2PPM,时间T内任意两个采集节点的累积时间误差Δtmax为2TΔfmax/fo,Δfmax为晶体振荡器最大偏差;中央控制单元MCU统计FIFO存储器的写入次数,当写入次数达到触发时间时会通知GPS模块串行数据输出中断和PPS中断开始时间同步,触发时间为1/FΔtmax,F为采集节点的数据采样率。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地震勘探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采集到的地震数据大小达到预设的数据块大小时,关闭当前文件并创建下一个数据文件,同时将ADC数据点的计数和FIFO存储器的写入次数计数置零。
7.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勘探系统的采集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精度定位信息获取和数据单元解析,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建立如下单差观测方程:
式中,c为光速,分别为移动站、基准站接收载波关于GPS卫星j的伪距观测值,分别为移动站、基准站接收载波关于GPS卫星j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分别为移动站、基准站的位置与GPS卫星j的距离,δtr、δtb分别为移动站、基准站的接收机钟差,λ1、f1j分别为接收载波的波长和频率,分别为移动站、基准站关于GPS卫星j的整周模糊度,Δε1P,rb为伪距单差测量噪声,Δε1Φ,rb为载波相位单差测量噪声;将单差观测方程进行伪距、载波相位结合,得进而获得单差模糊度浮点解;
步骤2:根据单差观测方程,构建如下双差观测方程:
式中,表示t时刻GPS卫星i与GPS卫星j的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星间差分,分别表示t时刻移动站、基准站接收载波关于GPS卫星i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分别表示t时刻移动站、基准站接收载波关于GPS卫星j的载波相位观测值,表示t时刻GPS卫星i与GPS卫星j的距离的星间差分,分别表示t时刻移动站、基准站与GPS卫星i的距离,分别表示t时刻移动站、基准站与GPS卫星j的距离,表示t时刻GPS卫星i与GPS卫星j的整周模糊度的星间差分,分别表示t时刻移动站、基准站关于GPS卫星i的整周模糊度,分别表示t时刻移动站、基准站关于GPS卫星j的整周模糊度;
步骤3: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将双差观测方程线性化,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模型方程为:
式中,Xk、Xk分别表示系统的当前状态和上一时刻的状态,Φ为状态转移矩阵,B为单位矩阵,wk为系统误差向量且为双差观测方程状态向量的协方差矩阵,Zk表示系统的当前观测值,H为双差观测方程的系数矩阵,ek为观测误差向量且ek~N(0,Rk),Rk为载波相位-伪距测量误差的协方差矩阵;双差观测方程线性化得:
式中,Q为预测误差的协方差矩阵,K为卡尔曼增益,v1=Zk-HTXk,Xp为双差浮点解,Σp为状态向量的协方差矩阵;
步骤4:在获得双差浮点解和状态向量的协方差矩阵后,基于自反馈因子的蚁群算法求解整周模糊度,获取最终定位信息;
步骤5:解析地震数据单元,并分析获得地震勘探结果;控制中心的服务器根据GPS时间信息和时间同步文件对地震数据进行更新和标记,并自动分析每个采集节点的时钟偏移,以保证采集数据的时间准确性,达到多采集节点时间同步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天巡遥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天巡遥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61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