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菌孢子损伤鉴定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5101.8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7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文刚;曹瑞华;万琪琪;徐向前;黄廷林;王静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14 | 分类号: | G01N15/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菌 孢子 损伤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菌孢子损伤鉴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真菌孢子细胞膜损伤鉴定,还包括真菌孢子DNA损伤鉴定。该方法使用SYBR Green I荧光染料进行两次染色并结合碘化丙啶进行染色,在SYBR Green I染色时加入EDTA;在消毒剂处理后,加入硫代硫酸钠淬灭消毒剂;采用流式细胞仪用于定量分析真菌孢子细胞膜的损伤程度和真菌孢子DNA的损伤程度。本发明的真菌孢子损伤鉴定的方法,除了能够鉴定真菌孢子的细胞膜损伤,还能够鉴定真菌孢子的DNA损伤鉴定,该方法采用了流式细胞仪,能够对真菌孢子损伤进行定量分析,实现了对水源的微生物消毒效果作出精准全面地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源处理领域,涉及水源微生物消毒,具体涉及一种真菌孢子损伤鉴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外关于饮用水中真菌的污染已有大量研究,在不同的国家的不同水源(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厂、和水箱水)均有报道,饮用水源和供水系统中存在的真菌大多具有致病性、致毒性、致敏性。健康人群接触被真菌污染的饮用水会造成表皮或局部感染,而免疫缺陷患者则有更严重的侵袭性感染的风险。已知由真菌引起的感染可根据初始感染部位分为:念珠菌病、侵袭性真菌病、侵袭性曲霉菌病、甲真菌病、眼部感染等多种感染。除此,真菌污染还会产生环境问题,比如:气味,味道,毒素等。饮用水中味道和气味化合物的日益增多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水质问题。
真菌的控制包括物理消毒(紫外线和太阳消毒)和化学消毒(氯、氯胺、二氧化氯、臭氧)。上述六种氧化剂对真菌孢子的消毒效率依次为:UVO3二氧化氯氯氯胺太阳能。真菌孢子在消毒过程中形态的改变和胞内内容物的泄漏是其灭活机理。经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后可观察到真菌孢子皱缩,真菌孢子周围的有少量化合物。二氧化氯、臭氧、PMS/Cl-处理真菌孢子时存在总氮的泄漏和细胞外ATP浓度的增加。此外,真菌孢子在UV-LED/Cl2消毒过程中也会损失其膜完整性和酯酶活性。最后,真菌孢子在消毒过程中经上述几个方面发生不可逆死亡。
流式细胞仪是一种快速、简单、准确的检测方法,流式细胞仪结合荧光染料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活性检测,近年来,流式细胞仪逐渐被应用于水源消毒的评价方法中。但是,流式细胞仪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第一,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在染色时不够稳定,导致定量分析的结果不准确;第二,目前流式细胞仪主要用于评价微生物细胞经消毒后的膜完整性和酯酶活性,未见有报道使用流式细胞仪用于评价微生物的DNA损伤程度。也就是说,流式细胞仪难以准确、精确和全面地对水源中的微生物消毒效果作出评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菌孢子损伤鉴定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流式细胞仪难以精准全面地评价水源微生物消毒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真菌孢子损伤鉴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真菌孢子细胞膜损伤鉴定,还包括真菌孢子DNA损伤鉴定;
所述的真菌孢子细胞膜损伤鉴定具体为,使用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对真菌孢子进行两次染色,在SYBR Green I染色时加入EDTA,再使用碘化丙啶对真菌孢子进行染色;使用消毒剂处理真菌孢子后,加入硫代硫酸钠淬灭消毒剂;采用流式细胞仪用于定量分析真菌孢子细胞膜的损伤程度;
所述的真菌孢子DNA损伤鉴定具体为,使用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对真菌孢子进行两次染色,在SYBR Green I染色时加入EDTA;使用消毒剂处理真菌孢子后,加入硫代硫酸钠淬灭消毒剂;采用流式细胞仪用于定量分析真菌孢子DNA的损伤程度。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具体的,所述的真菌具体为青霉或木霉。
具体的,所述的真菌孢子细胞膜损伤鉴定包括步骤一至步骤四;所述的真菌孢子DNA损伤鉴定包括步骤一、步骤二和步骤五;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5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