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火情隐患潜在缺陷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4205.7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陈莹;陈杰;胡丽斌;张伟;杨景刚;刘建军;谭笑;曹京荥;袁栋;李鸿泽;柏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6F16/245;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肖继军;王萍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火情 隐患 潜在 缺陷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火情隐患潜在缺陷的检测方法,通过在多类含缺陷电缆上进行实验,识别与提取反射脉冲波形特征量,建立样本数据库,然后对测试电缆端口施加脉冲,使电缆内部潜在缺陷发生局部放电,并对因局部放电而改变波形特征并反射回输入端的反射脉冲电压波形其中的特征量进行提取,与数据库中不同电缆缺陷的特征量进行对比,以达到检测该电缆内部缺陷的目的。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电缆潜在缺陷进行检测,能够排除电力系统电缆隐患,降低电力电缆故障风险,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能够检测整条电缆上的缺陷对电缆整体潜在缺陷进行检测,具有明显的高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检测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电缆火情隐患潜在缺陷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在日常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中电力电缆的质量和维护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并且是对经济健康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然而伴随着电缆的长期运行,电缆因安装操作不当造的成损伤易诱发电缆运行缺陷。带隐患运行中压电缆易出现放电、电弧,因中压接地系统特征易发间歇性拉电弧现象,长期运行引发通道缆线火情;高压电缆带缺陷运行易发生绝缘击穿,因高压电缆附件含金属封闭结构,击穿能量易造成附件爆炸,引燃周围缆线,造成电缆通道火情。电缆火情隐患潜在缺陷易引发电缆线路火情,严重时造成同通道缆线燃烧,导致通道断面丧失,引起电力系统故障甚至造成电缆通道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不但给电力企业造成电量损失,更会给居民生活及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对社会与个人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所以,如何检测电缆火情隐患潜伏性缺陷并迅速、准确地找到缺陷的位置是缩短故障抢修时间,保障供电可靠性的关键。
目前,对电缆缺陷进行检测的方法主要有: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2010828820.6,CN111929335A,下称专利申请1)公开了一种X光电缆检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以及智能判断模块。其中图像采集模块包括接收X射线的影像增强器与光学相机,其主要对待检测电缆局部进行光学扫描得到电缆的内部扫描结果;图像处理模块包括图像预处理单元和图像处理单元其接收图像采集模块获得的扫描结果并对该结果进行处理实现图像的灰度变化,平滑滤波和递归降噪等功能;最终通过智能判断模块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割,采用改进的C-V模型进行迭代,以识别判断该电缆局部区域是否存在绝缘缺陷。
除专利申请1提到的X光电缆检测系统采用的射线检测技术外,对电缆缺陷的检测方法还有涡流检测技术与超声波检测技术。涡流检测技术是通过将被测导体周围缠绕通有交流电i1的线圈,在其周围产生一交变磁场H1,导体表层因电磁感应就产生电涡流i2,电涡流又产生一个与磁场H1方向相反的次生磁场H2。如有电缆缺陷比如裂纹出现,将引起金属电阻率、磁导率的变化,在裂纹处也会有位移值的变化,这些综合参数的变化将引起传感器参数的变化,从而通过测量传感器参数的变化即可达到探伤的目的。超声波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探测试件的内部缺陷,目前用的最多的探伤方法是脉冲反射法,即在探伤时用纵波或者横波把超声波射入被检物的一面,然后在同一面接收从缺陷处反射回来的回波,根据回波情况判断缺陷的情况。
专利申请1所涉及的射线检测技术以及涡流检测技术与超声波检测技术通过传感装置探测都可以实现对电缆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精度。但是上述三种方法都仅限于对电缆局部进行检测,重点对电缆中易受损的区域如电缆接头等,如要对电缆整体的缺陷进行排查耗时较长,无法有效地对电缆整体缺陷进行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4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