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电极边框注胶密封结构及注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3048.8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0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江洪春;侯金亮;陈宏;彭斌;董志亮;张华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86 | 分类号: | H01M8/0286;H01M8/0276;H01M8/246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3 | 代理人: | 周婵;王松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边框 密封 结构 方法 | ||
1.一种膜电极边框注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模具、膜电极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靠近所述膜电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胶线槽;所述下模具靠近所述膜电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胶线槽;所述第一胶线槽与所述第二胶线槽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胶线槽用于注胶成型第一胶线;所述第二胶线槽用于注胶成型第二胶线;所述第一胶线与所述第二胶线的结构相同;所述膜电极的边框与所述第一胶线槽相对应的区域为第一密封区域;所述膜电极的边框与所述第二胶线槽相对应的区域为第二密封区域;所述膜电极的边框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密封区域和所述第二密封区域的连通孔;所述第一胶线和所述第二胶线通过所述连通孔连接;所述第一胶线槽和所述第二胶线槽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注胶的注胶孔、以及多个用于排气的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边框注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为圆形通孔、方形通孔、三角形通孔、椭圆通孔或其它异形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边框注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的横截面最大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胶线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边框注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连通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为所述连通孔的横截面最大尺寸的1.5倍-3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边框注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线的密封面和所述第二胶线的密封面均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边框注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线的密封面和所述第二胶线的密封面上均设置有连通长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电极边框注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长槽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胶线宽度的三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边框注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线的密封面和所述第二胶线的密封面上均设置有沟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电极边框注胶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孔为方形沟孔、圆形沟孔、三角形沟孔、椭圆形沟孔或其它异形沟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膜电极边框注胶密封结构的注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胶线原料融化,得到胶体;并装载至注胶装置上;
S2:利用上模具和下模具将膜电极边框压紧固定,同时保证上模具的第一胶线槽和下模具的第二胶线槽互相对齐;
S3:利用所述注胶装置通过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上的注胶孔分别进行注胶,使得所述第一胶线槽内的胶体通过膜电极边框上的连通孔与所述第二胶线槽内的胶体连接,当观察到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排气孔内充满胶体时,停止注胶;
S4:将注胶完成的膜电极在常温下静置,待胶体固化后取出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氢瑞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30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工业协议的工控信息监控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