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导盲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2764.4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2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蒙;邱梓标;敬浩先;黎元晟;蒋柏辉;庄昊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和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9 | 代理人: | 廖军才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导盲方法及装置,其中该导盲方法包括:当接收到来自目标盲人的目标导盲指令时,判断目标盲人是否已经握住所述电子牵引绳;若是,则根据目标导盲指令对应包含的目的地数据,获取目标导盲指令对应的目标路线图;获取目标路线图对应路线的当前天气预报数据和目标盲人对应的目标身体健康数据;根据当前天气预报数据和目标身体健康数据,判断目标盲人当前是否适合前往目的地数据对应的目的地;若是,则通过电子牵引绳对目标盲人进行导盲操作。本发明具有准确的室内外导盲作用,还可针对盲人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天气情况进行导盲操作,可以在保证盲人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导盲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盲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导盲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盲人是一个社会上比较特殊的群体,由于视障导致自主出行和日常生活的出行都比较困难,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的加快与现代交通的发达,复杂的交通场景给视障群体的日常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比如盲道铺设不合理以及盲道被各种共享单车暂用位置,而且过马路的人行道上没有盲道等等,视障群体的“出行难”问题目前正困扰着社会。全世界约有3900万盲人,2亿4600万人患有弱视,然而全球范围内合格的导盲犬数目远少于需求量。另外,一只导盲犬的训练成本高达25000-30000美元,训练周期长达18个月,而工作寿命仅有8-10年。截止2020年,我国盲人数量达1731万,列世界之首,但导盲犬在中国的数量不足200只,普及率不到0.00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常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安全,无论是盲道的不走心,还是导盲犬的培养成本很高,有各种各样的因素让盲人实在是“不敢”出门,或者是必须要家人陪同。为此就需要各种各样的方案或措施来降低盲人出行的风险。
目前,逐渐提出了新型的解决方案,有智能导盲杖,可穿戴设备的导盲眼镜,导盲背心等,但这些新型设备仍存在不足之处,如智能导盲杖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其缺点也十分突出,比如功能单一,无法帮助使用者对紧急情况作出及时应对,另外需要在特定位置铺设电子标签,结合智能导盲杖使用,而且电子标签需要在全球覆盖面较广才有意义,但大部分的地方仍然还是不能去的,限制性太多。这些电子导盲产品包括红外导盲手杖、超声导盲手杖等,都仅限于导盲功能,不具有保证盲人安全等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盲人造成了行动不便和不安全后果。另外,目前的电子导盲犬多为轮式结构,不适合于复杂地形的导盲,如楼梯和地铁公车等。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导盲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以下问题:现有技术的导盲方法仅限于导盲功能,并且不具有保证盲人安全等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盲人造成了行动不便和不安全后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导盲方法,其用于导盲机器人通过自带的电子牵引绳牵引目标盲人行走,其包括: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盲人的目标导盲指令时,判断所述目标盲人是否已经握住所述电子牵引绳;若是,则根据所述目标导盲指令对应包含的目的地数据,获取所述目标导盲指令对应的目标路线图,获取所述目标路线图对应路线的当前天气预报数据和所述目标盲人对应的目标身体健康数据;根据所述当前天气预报数据和所述目标身体健康数据,判断所述目标盲人当前是否适合前往所述目的地数据对应的目的地;若是,则通过所述电子牵引绳对所述目标盲人进行导盲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技术大学,未经深圳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2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