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成形与轻过弯综合控制回弹的焊管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1526.1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0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杜凤山;邢梦龙;裴新元;赵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何圣斐;李洪福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形 综合 控制 回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成形与轻过弯综合控制回弹的焊管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带钢通过卷曲将其送入孔型中成形;S2、成形后,采用感应加热的方式进行整体预热;S3、预热后,通过过弯辊对其一侧进行过弯成形;S4、另一侧在下个道次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过弯成形;S5、过弯后,管坯通过焊接挤压辊进行在线焊接处理。在焊管的成形过程中,钛及钛合金、不锈钢、合金钢等材料的回弹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而依靠单一的加热或过弯进行处理,其材料性能及截面尺寸精度难以保证,本发明将温成形与轻过弯成形相结合,在略降低材料变形抗力的同时进行少量的过弯成形,在保证材料性能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提升焊管成形精度,温成形与过弯成形与实际工程相契合,提升了焊管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弯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成形与轻过弯综合控制回弹的焊管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在焊管的成形过程中,钛及钛合金焊管、不锈钢焊管、合金钢焊管的回弹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焊接过程中由于回弹的作用使得焊缝位置容易出现缺陷。通过单一加热控制回弹,温度较高使得截面尺寸精度不能保证,同时影响材料性能;单一的增大过弯量控制回弹,有利于加工硬化的产生,不利于后续加工。所以对钛及钛合金、不锈钢等材料在焊管成形的回弹问题迫切需要得到更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成形与轻过弯综合控制回弹的焊管成形方法,可略降低材料的变形抗力的同时通过轻过弯成形能够有效提升焊管尺寸精度、焊管成形效果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温成形与轻过弯综合控制回弹的焊管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带钢通过卷曲将其送入孔型中成形;
步骤S2:成形后,采用感应加热的方式进行整体预热;
步骤S3:预热后,通过过弯辊对其一侧进行过弯成形;
步骤S4:对其另一侧在下个道次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过弯成形;
步骤S5:过弯成形后,管坯通过焊接挤压辊进行在线焊接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如下,带钢首先通过非封闭孔进行成形,非封闭孔平辊采用下辊驱动,上辊自由转动的成形方式;其次通过封闭孔进行成形,封闭孔采用上下辊同时驱动的成形方式,立辊作为辅助辊,全程自由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如下,在封闭孔道次后进行感应加热,感应加热采用圆形感应加热线圈,加热区域为整体受热,加热温度低于再结晶温度,同时采用闭环温控系统保持加热温度恒定。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和S4的具体过程如下,在焊接挤压辊道次前采用两组过弯辊进行轻过弯成形,采用一侧先成形,另一侧在下个道次成形的轻过弯方式对加热后的回弹进行补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温成形与轻过弯综合控制回弹的焊管成形方法,与现有回弹控制相比,本发明将单一的加热与单一过弯成形相结合,通过温成形能够使材料内应力基本消除、产生动态回复,及可能的少量再结晶,从而使得材料的加工硬化以及屈服强度有所降低,回弹量减小,再通过轻过弯进行回弹补偿,使得成形后焊管材料性能损失较少,尺寸精度得到有效提升,有效控制焊接后由于回弹作用导致的焊缝处质量差的问题。本发明温成形与过弯成形与实际工程相契合,提升了焊管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焊管成形过程示意图;
图2为焊管回弹示意图;
图3为考虑温成型与轻过弯后补偿回弹示意图;
图4为焊管加热示意图;
图5为感应加热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1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