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湿法除尘的高炉煤气脱硫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0215.3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7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郑华伟;于刚;夏秋雨;胡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02 | 分类号: | C10K1/02;C10K1/00;C10K1/34;C10K1/06;C21B7/2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湿法 除尘 高炉 煤气 脱硫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湿法除尘的高炉煤气脱硫系统,包括旋风除尘器、湿法除尘器、旋流板脱水器、TRT、洗净塔和水解反应器,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入口与高炉煤气供应管道连通,旋风除尘器的出口与湿法除尘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湿法除尘器的第一出口与旋流板脱水器的第一入口连通,旋流板脱水器的出口与TRT的进气口连通,TRT的出气口与洗净塔的入口连通,洗净塔的出口与净煤气供应管路连通;水解反应器的入口与湿法除尘器的第二出口连通,水解反应器的出口与旋流板脱水器的第二入口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炉煤气脱硫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可大大减少水解反应耗水量,且运行能耗低,尤其是在高炉煤气量大且持续产生的情况下,优势更加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湿法除尘的高炉煤气脱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钢铁行业能耗约占工业总能耗23%,占全国总能16%,污染物排放约占全国排放总量17%,是国家重点推动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2019年,国家对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看,烧结机机头、球团焙烧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分别不高于10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其他主要污染源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原则上分别不高于10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200毫克/立方米,达到超低排放的钢铁企业每月至少95%以上时段小时均值排放浓度满足上述指标。
高炉在长流程钢铁生产工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生产每吨铁水副产1600立方米~2000立方米的高炉煤气,热值700大卡/立方米~800大卡/立方米,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氢气等组分,同时伴有尘、硫等污染物。
高炉煤气中的硫可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这两大类。有机硫主要成分有:羰基硫(COS)、二硫化碳(CS2)、甲硫醇(CH4S)、乙硫醇(C2H6S)、噻吩(C4H4S)等;无机硫主要成分有: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等。其它有机硫对于COS来说要低得多,如CS2约低于COS 2~3数量级含量,高炉煤气为还原气氛,无机硫SO2含量极少。高炉煤气中以羰基硫(COS)为主的有机硫,占比约80%;以硫化氢(H2S)为主的无机硫,占比约20%。
高炉煤气中COS大致按下列模式生成并与H2S并存,如下式所示:
高炉煤气中被热风炉、烧结、加热炉、发电等工序利用后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100毫克/立方米~200毫克/立方米,有的生产厂排放的烟气中SO2的含量甚至高达250mg/m3以上,远高于超低排放指标要求的35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给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业内研究者们作出了许多努力,但大多集中在如何进行有效脱硫的工艺上。传统酸碱中和的脱硫工艺无法高效去除,同时会增加后续热风炉、烧结机、球团炉、加热炉、锅炉发电等高炉煤气用户的环保投资。
较为成熟的方法是在TRT装置后设置湿法洗涤装置进行酸性气体的脱除,该种方法又称为前端脱硫,可以有效的脱除高炉煤气中的酸性气体H2S、SO2、SO3等酸性气体,但无法脱除高炉煤气中的COS,因此必需先将高炉煤气中COS水解转化为H2S(反应式2),再采用常规湿式氧化脱硫对H2S进行脱除,水解反应公式如下所示:
COS+H2O=H2S+CO2+35.53kJ/mol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0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