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降温过渡段的耐高温微波谐振腔式叶尖间隙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30187.5 | 申请日: | 2021-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6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段发阶;周琦;牛广越;蒋佳佳;傅骁;李芳怡;刘志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15/00 | 分类号: | G01B1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子文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降温 过渡 耐高温 微波 谐振腔 叶尖 间隙 传感器 | ||
1.基于降温过渡段的耐高温微波谐振腔式叶尖间隙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降温过渡段和探头;所述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由电缆外层、电缆绝缘层、内导体和外导体组成;降温过渡段由电缆护套、电缆端垫片、内套筒和外护套组成;所述探头由探头端垫片、探针、谐振腔外壳、外壳端盖和压环组成;
所述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通过伸入降温过渡段内与探头连接,所述内导体从内到外依次包裹于所述电缆绝缘层和电缆外层内,所述外导体伸出于所述电缆外层、电缆绝缘层且外导体细于所述内导体,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与电缆端垫片共同伸入至电缆护套中,直至电缆端垫片被电缆护套的限位槽卡住不再能前进为止;电缆护套与外护套通过螺纹连接;内套筒与外护套为间隙配合,以确保内套筒端面与电缆护套端面紧密接触;
探头端垫片放置在谐振腔外壳的底端限位槽中;探针插入探头端垫片的中心孔内,探针一端伸入谐振腔外壳中,另一端与内导体连接,外壳端盖放置在谐振腔外壳的顶端限位槽中;压环放置在外壳端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降温过渡段的耐高温微波谐振腔式叶尖间隙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护套、内套筒、外护套、探针、谐振腔外壳、压环均由高温合金制作而成;电缆端垫片、探头端垫片和外壳端盖由透波陶瓷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降温过渡段的耐高温微波谐振腔式叶尖间隙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为便于组装,探针在伸入至谐振腔外壳前为直线型,伸入后弯折为L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降温过渡段的耐高温微波谐振腔式叶尖间隙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与探头的连接方式为:外导体伸入至探针内孔内,并在探针的侧孔上通过钎焊连接固定,探针侧孔焊点的外径小于探针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降温过渡段的耐高温微波谐振腔式叶尖间隙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电缆外层与电缆护套的外圈连接处通过钎焊固定;电缆护套与外护套的外圈连接处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内套筒与外护套的外圈连接处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内套筒与谐振腔外壳的外圈连接处通过激光焊接固定;谐振腔外壳与压环的连接处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外壳端盖被固定在谐振腔外壳和压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降温过渡段的耐高温微波谐振腔式叶尖间隙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降温过渡段的电缆端垫片的结构采用高抗补偿技术,以保护耐高温射频同轴电缆和降温过渡段连接截面处的阻抗匹配,采用台阶式过渡轴向错位补偿方法确定外导体伸出长度,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D为电缆外层的内径,D'为内套筒的内径,Δ为在电缆端垫片与探针之间外导体露出的长度;K为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01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