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削峰填谷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28541.0 | 申请日: | 2021-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5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朱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能削峰填谷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削峰填谷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峰时时段内,若是则执行步骤2,若否则执行步骤3;步骤2:判断储能变流器的工作状态以及是否满足储能装置充放电约束条件,判断储能系统与电网之间是否逆流,根据判断结果增加或降低储能逆变器的放电功率;步骤3:判断储能变流器的工作状态以及是否满足储能装置充放电约束条件和储能变流器的工作约束条件,根据判断结果增加或降低储能逆变器的充电功率。本发明能够自动化运行而实时调整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从而控制储能系统以实现削峰填谷,避免出现逆流和变压器过载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电网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与电网相连接的储能系统中以实现削峰填谷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电网作为“互联网+”智慧能源的重要支撑以及与大电网友好互动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清洁能源的接入和就地消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
目前,电力系统综合效率不高、源网荷等环节协调不够、各类电源互补互济不足等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亟待统筹优化,需以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储能等新技术为依托,充分调动负荷侧的调节响应能力,研究源、网、荷、储的综合优化配置方案,促进与多能互补示范园区、智慧综合能源服务的融合发展,在经济可行的条件下,提高自我平衡能力,减少对大电网调峰和容量备用需求。
削峰填谷是目前微电网内储能装置的主要运行方式和盈利途径。削峰填谷是指储能装置在用电低谷期(电价低时)充电,在用电高峰期(电价高时)放电给用户使用,在缓解高峰期电网供电压力、提高低谷期电网利用率的同时,实现峰谷电价套利。全国用电大省峰谷价差分布于 0.4~0.9 元/kWh,为用户侧利用储能来套利峰谷价差提供了可观空间。
但是,微电网内储能装置在削峰填谷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储能装置在削峰(放电)时,若用户总的用电功率<储能装置放电功率,储能装置的电能会逆流至用户接入的上级电网,导致储能装置削峰收入减少;
(2)储能装置在填谷(充电)时,若储能装置的充电功率过高导致用户总的用电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用户的变压器超负荷运行甚至跳闸,影响变压器效率、寿命和用户用电安全。
因此,在储能装置削峰填谷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用户的用电功率,对储能装置的充电和放电功率进行调节,避免储能装置的电能反向上网(逆流)或用户变压器超负荷运行(过载)的情况发生。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储能装置,一般是通过预先对储能装置每个时段的充放电功率进行设置,来实现削峰填谷运行(如8:00~12:00设置储能装置进行放电,放电功率200kW,0:00~8:00设置储能装置进行充电,充电功率100kW),微电网中未设计防止逆流和变压器过载的储能削峰填谷方案。在此种模式下,储能装置不会根据用户的用电功率,去实时调整充放电功率,因此容易发生储能装置的电能反向上网(逆流)或用户变压器超负荷运行(过载)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时调整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避免出现逆流和变压器过载问题的储能削峰填谷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储能削峰填谷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与电网相连接的储能系统以实现削峰填谷,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储能电池、与所述储能电池相连接的储能变流器,所述储能削峰填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峰时时段内,若是则执行步骤2,若否则执行步骤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85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