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6060.6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1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钱林;王占元;刘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台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41/02 | 分类号: | B23Q41/02;B23Q7/00;B23Q7/03;B23Q7/08;B23Q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六方于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2 | 代理人: | 潘钦颖 |
地址: | 312521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数控机床 连线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包括上料机、第一数控机床、提升机、第二数控机床和检测设备,上料机通过第一连接料道连接第一数控机床,第一数控机床通过第二连接料道连接提升机,提升机通过第三连接料道连接第二数控机床,第二数控机床通过第四连接料道连接检测设备,检测设备上设置有出料道。本发明可以替代大多数人工,提高产量,避免安全事故,提高产品质量,当出现故障时数控设备可以显示具体故障部位,便于人工及时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机加工行业拥有数控设备数量非常庞大,小企业可能几台或几十台数控设备,大企业多大数百台数控设备。同时由于现有的机加工行业对产品要求越来越高,对工人的个人综合能力也再不断提升,数控设备人工操作一个人只能同时操作两台设备,用工紧缺,工人工作强度大,产能低,人工上下料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人工做出的产品都需要全检,产品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的技术方案,可以替代大多数人工,提高产量,避免安全事故,提高产品质量,当出现故障时数控设备可以显示具体故障部位,便于人工及时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第一数控机床、提升机、第二数控机床和检测设备,上料机通过第一连接料道连接第一数控机床,第一数控机床通过第二连接料道连接提升机,提升机通过第三连接料道连接第二数控机床,第二数控机床通过第四连接料道连接检测设备,检测设备上设置有出料道;上料机大大提高了产品自动上料的效率,降低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经提升后的产品通过第一连接料道进入第一数控机床,通过第一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检测,然后通过第二连接料道经提升机由第三连接料道输送至第二数控机床,加工检测后通过第四连接料道输送至检测设备,检测合格后通过出料道输出,不仅可以实现全自动加工检测,而且可以替代大多数人工,提高产量,避免安全事故,提高产品质量,当出现故障时数控设备可以显示具体故障部位,便于人工及时处理。
进一步,上料机包括上料箱、防护罩、传送电机、挡板和传送带,防护罩设于上料箱的顶部,传送电机设于上料箱内,传送带连接传送电机,传送带位于上料箱和防护罩内,传送带上设置有挡板,放入上料箱内的产品在传送电机的作用下经传送带输送至第一连接料道上,挡板便于将每个产品进行自动提升,防护罩可以起到保护传送带的作用,提高输送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第一数控机床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上连接有第一移门,第一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装夹检测反馈器和第一油缸盖,第一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装夹不良检测机构、第一机械手、第一接料装置和第一托板,产品经第一机械手输送至第一装夹不良检测机构上,再通过第一接料装置输送至第一托板,通过第一托板经第二连接料道输送至第二数控机床,通过第一移门便于对第一数控机床内的工作情况进行查看,便于检修,第一装夹检测反馈器用于显示产品的装夹情况,当装夹不合格时,自动亮灯,提醒人工进行检查,提高加工检测时的安全性,第一机械手将输入第一数控机床的产品输送至第一装夹不良检测机构,经检测后通过第一接料装置输送至第一托板上,第一托板上设置有多个出料槽,便于产品自动移出。
进一步,第一不良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气压检测器、第一油压缸、第一气密性拉杆和三爪盘,三爪盘通过第一气密性拉杆连接第一油压缸,第一气压检测器连接第一油压缸,通过第一油压缸经第一气密性拉杆可以带动三爪盘工作,实现对产品的检测,第一气压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一油压缸,提高加工检测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台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台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60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