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拼折的多功能水下接驳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5861.0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7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黄豪彩;蔡成业;胥博;荣振威;司玉林;李德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米志鹏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拼折 多功能 水下 接驳 基站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拼折的多功能水下接驳基站,包括基站本体,所述基站本体的侧边铰接有可拼结构,所述可拼结构与基站本体间通过液压伸缩结构连接,实现基站本体与可拼结构的连接和折叠功能。本发明采用水下自主接驳系统、可折叠和可拼接的结构、水下自主移动系统,弥补了传统水下接驳基站作业功能单一、不可自主移动、不能适应多AUV集群作业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航行器接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拼折的多功能水下接驳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对海洋研究的进入,其对于海洋观测技术的广度、深度以观测数据连续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自主式水下无人航行器(简称AUV)作为海洋观测的重要运载平台之一,其作业范围的深度、广度及持续时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许多研究机构致力于多AUV集群作业技术、水下接驳技术、水下无线充电、水下无线通讯、水下导航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水下接驳基站的出现解决了AUV持续时间受限的问题,其作为一种布置在海底的装置,可以用于停放AUV,并对AUV进行充电和信息传输;如公开号为CN110203358A的专利申请公开的AUV接驳站。
然而,现有的水下接驳基站存在一些不足:目前常规水下接驳基站是针对单个AUV设计的,而且采用常规的基站进行多AUV的投放成本较大,并且不能实现多个AUV在同一个基站进行信息传输来实现信息共享,例如公开号为CN112937804A的专利申请提供的AUV柔性接驳基站;常规的基站功能单一,主要就是负责对AUV进行接驳,平时闲置在海底没有任何作业任务,导致其利用率比较低;当AUV电量无法返回基站的时候,常规基站只能固定在原来的位置,无法达到AUV附近完成对AUV接驳和充电,如果采用人工处理,成本将非常昂贵;并且常规基站只能固定在原来位置,AUV只能够在其电量允许的范围内作业,这也限制了AUV的观测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传统水下接驳基站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拼折的多功能水下接驳基站,能实现单个基站携带多个作业任务载荷和停靠其他AUV、多个基站拼接携带多AUV、基站自主移动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拼折的多功能水下接驳基站,包括基站本体,所述基站本体的侧边铰接有可拼结构,所述可拼结构与基站本体间通过液压伸缩结构连接,实现基站本体与可拼结构的连接和折叠功能。
本发明利用基站本体和侧边铰接的可拼结构,实现可以实现基站三个工作模式:作业模式、运动模式和保护模式。
作业模式下,可拼结构展开在基站本体的外围,与所述基站本体处于平铺状态,可拼结构上可以搭载相应的作业装置,也可以用于接驳水下航行器,或作为贮备平台使用。
运动模式下,可拼结构处于闭合,与基站本体形成一多面体结构,在移动过程中保护内部组件,阻挡水流冲击。
保护模式下,可拼结构处于闭合,保护停靠在基站内部的AUV,防止AUV脱离基站丢失。
优选的,所述可拼结构为三角形,折叠后与所述基站本体组成一多面体结构;所述可拼结构在展开后扩展基站本体。
可拼结构的形状与基站本体的形状想配合,优选采用三角形,折叠后三角形可拼结构的尖部相互靠拢,与基站本体组成一多面体结构,展开后的可拼结构与基站本体平铺,用于进一步扩展基站本体的功能。
为实现所述可拼结构的折叠动作,优选的,所述液压伸缩结构包括两段分别铰接在可拼结构与基站本体上的液压伸缩杆,和安装在所述基站本体的液压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基站本体的底板呈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基站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多个支撑装置。
本发明中的基站本体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另外,可拼结构的也不限于三角形,也可以为多边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如采用类似于花瓣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5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