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损试验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23804.9 | 申请日: | 202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6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郭鲤;石常亮;冯健文;李雨;游玉萍;陈颖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56 |
| 代理公司: | 佛山信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29 | 代理人: | 郭文娟 |
| 地址: | 51065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损 试验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磨损试验设备,包括机架、试验件与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移动装置的另一端设有力学传感器;所述力学传感器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试验件;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有测试平台与用于驱动所述测试平台震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力学传感器用于将所述试验件移动至所述测试平台上。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磨损试验设备无法测试多种不同因素对于材料磨损的影响的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与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损与腐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磨损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具体工作条件下影响磨损的因素很多,其中有环境因素(湿度、温度和介质等)、润滑条件、工作条件(载荷、速度和运动方式等)、材料的成分和组织,以及工件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等。每一因素稍有变化都会使磨损量改变,并可能改变磨损机理;而传统的磨损试验设备无法测试多种不同因素对于材料磨损的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了解决传统的磨损试验设备无法测试多种不同因素对于材料磨损的影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磨损试验设备,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磨损试验设备,包括
机架;
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移动装置的另一端设有力学传感器;所述力学传感器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试验件;
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有测试平台与用于驱动所述测试平台震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力学传感器用于将所述试验件移动至所述测试平台上。
上述磨损试验设备,通过设置有夹持装置,适应更换不同大小尺寸的试验件;通过移动装置与测试平台配合压缩试验件,实现往试验件上施加载荷;通过设置有力学传感器,实现控制载荷的大小;测试平台用于承载试验件与试验介质;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测试平台震动,测试试验介质在震动时,试验介质对试验件的磨损影响。该磨损试验设备解决了传统的磨损试验设备无法测试多种不同因素对于材料磨损的影响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支撑块与多个弹性件;多个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均与所述底座连接,多个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支撑块连接;所述底座设于所述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外轮廓呈椭圆形的旋转块与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块旋转的第一驱动块,所述第一驱动块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块连接。
进一步地,测试平台包括第一通管与用于驱动试验介质循环经过所述第一通管的循环机构,第一通管设于所述支撑块上,所述循环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通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循环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通管的另一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管内设有用于承放试验件的支架;所述第一通管上设有用于供试验件穿过的开口;所述支架上设有电极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管包括本体与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于所述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阀门设于所述本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配合用于控制所述循环机构与所述第一通管的连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机构包括第二通管、第三通管与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通管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通,所述第二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门连通;所述第三通管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通,所述第三通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壳体、旋转轴与第二驱动块,所述旋转轴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驱动块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驱动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外轮廓呈螺旋状的旋转叶,所述第二驱动块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叶旋转;所述第二通管远离所述第一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通,所述第三通管远离所述第一通管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未经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38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